【申論熱點】
天氣太熱去地鐵乘涼,到底該不該?日前,杭州地鐵對“納涼族”采取強硬的拒絕措施,甚至干脆關閉站廳層空調以使其離開。昨天又明確表態(tài):從“不鼓勵不反對”,變成“不提倡”。上海地鐵則表示,可以理解“納涼族”的做法,只要其不影響運營、不占用進出口通道等,就不會拒絕他們入內。
據媒體報道,在杭州地鐵乘涼的人一度擠滿了地鐵出入通道,有些乘涼者甚至拿著涼席,帶著棉被來站內休息。另外還有人抽煙、打牌、喝酒,甚至還有人隨地小便。如果當時的情況確實是這樣,那么,拒絕不文明的納涼人是正確的選擇。倘若導致嚴重的擁堵、踩踏或者突發(fā)緊急情況,后果更不堪設想。
地鐵出現(xiàn)納涼族引發(fā)熱議,議題往往圍繞“地鐵能不能讓民眾納涼”展開。贊成的人認為,在不影響正常秩序的情況下,到地鐵納涼應被許可。地鐵屬于市政工程,到地鐵納涼也是民眾的權利。反對者則覺得,地鐵成為納涼點會導致通道不暢,難以應對突發(fā)危機,臟亂差的納涼局面嚴重干擾正常秩序、損害地鐵形象,最主要的是,影響了地鐵正常運營。
其實,地鐵本不是最佳的納涼場所,它的首要功能是安全的運送乘客。但如果既能降低安全隱患和管理成本,又能滿足納涼需求,爭議也就變得更容易解決。我以為,可以從合理管理、納涼分流和正確勸導等方面努力。
首先,地鐵可以對納涼?瓦M行統(tǒng)計,看潛在的納涼需求有多大。實際上,倘若附近沒有停電,大量人群涌進地鐵的現(xiàn)象不會出現(xiàn),也就是說,有閑同時需要到地鐵納涼的人數其實并不多。管理者可以根據這些需求,在地鐵的空置區(qū)域(遠離進出口)設置納涼點,規(guī)定納涼者的衣著和所帶物品;同時控制每個地鐵站所能容納的人數,并且根據上下班高峰期實時進行調節(jié),規(guī)定納涼的時間段,保證納涼點不影響乘客出行,也不影響地鐵形象。
其次,政府應該多建立一些專門性的庇護場所免費開放。有了專門的納涼點,去地鐵蹭空調的人自然也就少了。美國芝加哥就出臺了“極熱天氣行動計劃”,酷熱天氣里所有市政建筑都進入24小時制冷狀態(tài),免費開放供市民乘涼。
再次,一旦發(fā)現(xiàn)損害地鐵文明的行為,要及時進行勸阻,屢教不改者不允許其進入地鐵納涼。這樣,不文明納涼的現(xiàn)象就能得到控制,市民也會支持地鐵的正當管理。
總之,嚴熱難耐的天氣下給予民眾“取涼”便利,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應有之義。如果真的出現(xiàn)了納涼需求,地鐵管理者可以多想想法子,在不影響地鐵運營的前提下,讓大家能獲取片刻清涼。當然,納涼者也應遵守文明,不要影響社會秩序,更不要危害地鐵安全。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