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及解析:簡答題;論述題 |
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C [解析]教育目的的作用有導向、協(xié)調、激勵、評價。
2.C [解析]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是我國全面發(fā)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
3.A [解析]教育是一種以培養(yǎng)人為目的的活動,它是教育者以其自身的活動來引起和促進受教育者的身心按照一定的方向去發(fā)展。離開了教育者及其有目的的活動,也就不存在教育活動。所以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主導性因素。
4.B [解析]課程標準是規(guī)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買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是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jù)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
5.C [解析]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率先提出“教學具有教育性”的觀點,反映的就是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統(tǒng)一的規(guī)律。赫爾巴特認為,理性、情感、意志都是在知識基礎上產(chǎn)生的,教學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徑,不能把教學的教養(yǎng)作用(知識涵養(yǎng))與教學的陶冶品性的作用分割開來,應該把知識涵養(yǎng)與人的人格成長統(tǒng)一于教學過程中。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是不存在的,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
6.C [解析]以“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為本的教學理論體系稱之為中小學的“雙基”教學理論。其核心思想是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7.C [解析]思想教育主要是指關于人生觀、世界觀以及相應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
8.D [解析]品德評價法,即班主任依據(jù)學生守則、德育大綱等要求對學生的思想和言行作出評判,以促進良好品德的形成和鞏固,糾正不良品德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班主任工作目標的方法。
9.C [解析]班級是學校中開展各類活動的最基本的基礎組織,是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和教育要求組織起來的學生群體,是學校行政體系中最基層的行政組織。
10.B[解析]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使學生在多樣性教育中學會選擇、學生自主選擇的愿望是強烈的,學生主動發(fā)展的潛能是巨大的。教師對學生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11.C[解析]古代羅馬杰出的教育家和演說家昆體良,著有《雄辯術原理》(或譯《論演說家的教育》)一書,此書反映了羅馬帝國的教育實踐。也總結了他長
期從事學校教學的經(jīng)驗,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統(tǒng)地研究教學方法的論著。
12.B[解析]試題編寫基本流程如下:明確測驗目標一設計測驗雙向明細表一確定題型和試題難度一命題。命題是試題編寫過程的核心環(huán)節(jié)。
13.B[解析]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當代德育理論中流行最為廣泛、占據(jù)主導地位的德育學說,它最早是由瑞士學者皮亞杰提出的,而后由美國學者柯爾=伯格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深化。
14.B[解析]B項是陶冶法的要求,運用表揚、獎勵與批評、處分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公平合理、切合實際;二是發(fā)揚民主、獲得群眾支持;三是注重宣傳與教育。
15.C[解析]ABD是引入性提問的策略,只有澄清和總結是屬于深入性提問策略的范疇。
二、填空題
1.教會騎士
2.培養(yǎng)人才
3.能動 主導
4.應試素質
5.個體與環(huán)境
6.發(fā)展性
7.間接直接
8.赫爾巴特
9.品德評價法
l0.彼得•麥克費爾 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
11.基本事實
12.學校教育
13.輸入評價
14.《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15.基本組織形式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