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11 頁:答案 |
第95題
試題答案:A
考點:
☆☆☆☆☆考點11:腎病綜合征的治療;
1.一般治療
(1)休息:腎病綜合征患兒出現嚴重水腫高血壓時需臥床休息,一般情況下適當活動以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對高脂血癥亦有一定作用。
(2)飲食:不主張腎病綜合征患兒長期禁鹽,給予低鹽(1~2g/d)飲食,優(yōu)質蛋白飲食,蛋白攝入2g/(kg·d)左右,以減少尿蛋白排出,減輕腎臟負荷。注意補充高鈣食物及VitD制劑及微量元素。
(3)利尿劑應用:腎病綜合征患兒尿少,水腫明顯或血尿增高時可適當使用利尿劑,注意不宜長期使用,以免造成電解質紊亂,明確診斷使用激素后一般1~2周內可出現利尿效應,對于激素不敏感者及未用激素前之水腫患兒,常用利尿劑有氫氯噻噻嗪、螺內脂及呋塞米,對于水腫明顯。循環(huán)容量相對不足患兒可快速靜滴低分子右旋糖酐10ml/kg后靜推呋塞米或給予多巴胺3~4μg/(kg·min)加呋塞米靜滴后追加用呋塞米利尿,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注意一般情況下盡量不使用無鹽白蛋白靜滴消腫,以免加重腎臟操作,大量腹水患兒可采用腹水回輸方法治療。
2.激素治療
(1)潑尼松中、長程療法:①先用潑尼松每日1.5~2.0mg/kg,分3~4次服用,共4周;②若4周內尿蛋白陰
轉,則改為潑尼松2mg/kg,隔日早餐后頓服,繼用4周,以后每2~4周減量一次,直至停藥。療程達6個月者為中程療法,達9個月者為長程療法。
(2)潑尼松短程療法:①潑尼松每日2mg/kg,分3~4次服用,共4周;②4周后不管效應如何,均改為潑尼松1.5mg/kg隔日晨頓服,共4周,全療程共8周,然后驟然停藥,短程療法易于復發(fā)。
(3)激素療效的判斷:①激素敏感;激素治療后8周內尿蛋白轉陰、水腫消退;②激素部分敏感;治療后8周內水腫消退,但尿蛋白仍+~++;③激素耐藥;治療滿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者;④激素依賴:對激素敏感,且藥即緩解,但減量或停藥2周內復發(fā),恢復用量或再次用藥又可緩解并重復2~3次者;⑤復發(fā)和反復;尿蛋白已轉陰、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為復發(fā);如在激素用藥過程中出現上述變化為反復;⑥頻復發(fā)和頻反復指半年內復發(fā)或反復≥2次,1年內≥3次。
(4)長期激素治療的副作用: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除發(fā)生常見副作用外,尚有骨質疏松和由于生長受抑制而身材矮小。突然停藥、快速減量或并發(fā)急感染等可引發(fā)腎上腺皮質危象。一旦發(fā)生應立即給予氫化可的松靜脈滴注,每日5~10mg/kg。
(5)甲基強的松龍沖擊療法:多用于難治性腎病治療,甲基強的松龍15~30mg/(kg·d)(小于1.0g/d)溶于10%葡萄糖100~250ml中,1~2小時靜滴完畢,連用3天為1療程,必要時隔1~2周重復1個療程,沖擊完即給予潑尼松2mg/kg(最大量60mg/d)隔日服用。根據病情4周后可減退。
3.細胞毒性藥物的使用
常和小劑量激素聯合應用,治療激素耐藥,依賴等難治性腎病患兒。常用藥物有:
(1)環(huán)磷酰胺:劑量2~2.5mg/(kg·d),總療程8~12周,累積量≤200~250mg/kg或沖擊療法,環(huán)磷酰胺8~12mg(kg·次),每日1次靜滴,每半月連用2次,累積量≤150mg/kg,治療中適當給予水化治療,20ml/kg輸液以減輕副作用。常見副作用有:性腺損害,部分患兒特別是男孩易出現,成人后表現為少精或無精不孕其他尚可能出現脫發(fā),胃腸道反應,出血性膀胱炎及白細胞減少等。
(2)苯丁酸氮芥:0.2mg/(kg·d),療程6~8周(總量小于10mg/kg)副作用同環(huán)磷酰胺。
(3)其他:尚可選用雷公藤多苷片、氮芥、硫鳥嘌呤、環(huán)孢菌素A、霉酚酸酯等。
4.抗凝、溶栓治療
腎病綜合征血栓形成是腎病不緩解的重要原因,也是腎病腎損傷的重要因素,故應強調抗凝溶栓治療,常用藥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潘生丁、尿激酶、川芎嗪、保腎康等。
第96題
試題答案:B
第97題
試題答案:C
考點:
☆☆☆☆☆考點11:需要、動機與挫折;
1.需要的定義與分類
需要是指人的生理和社會的客觀需求在腦中的反映,是對某種目標的渴求和欲望。需要分為兩大類:生理性
需要是為了保持人的生存和繁衍后代,如食物、水、睡眠、防御、配偶;社會性需要則為了人際交往、生產和生活,如家庭、教育、人際關系、工作、尊重、愛與被愛等。
2.需要層次論
馬斯洛根據對不同職業(yè)人的需要的調查統(tǒng)計認為,存在著五個層次的需要,只有在最低層次的需要滿足后,才會發(fā)生上一層次的需要,由低至高,逐層發(fā)展,故稱為需要層次論。
最低層是生理的需要;第二層為安全的需要,人都希望生活在安定的環(huán)境中,收入穩(wěn)定,家庭幸福,社會安定,有安全感;第三層是愛與被愛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被大家關懷、愛護,也關懷別人,需要友誼,參加一定的社團;第四層次是尊重的需要,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才能、成就受到社會的重視,需要相應的職稱、職務、地位與名譽;最高層次為自我實現,即發(fā)揮自己的潛能,實現自己的理想與抱負。
3.動機的定義與分類
動機即推動個體投人行動達到目的的心理動力。它是以需要為基礎,并在外界誘因下產生的。根據動機的內容可分為生理性動機和社會性動機;根據動機的社會效益可分為正確的動機或錯誤的動機;根據動機的作用可分為主導動機和輔助動機;根據引起動機的原因,可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
4.沖突的類型
動機沖突指在同一時間如存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相似或相互矛盾的動機時,人難以取舍,產生斗爭。它有3種類型:
(1)雙趨沖突:兩個目標對個人有相同的吸引力,無法同時實現,二者必擇其一時的沖突,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2)雙避沖突:指一個人同時受到兩種威脅,產生同等程度的逃避動機,但迫于形勢只能擇其一時的沖突,如“前有狼,后有虎”;
(3)趨避沖突:指人對同一事物同時產生相矛盾的動機,既向往得到它,又想拒絕避開它,如好吃糖的人既想吃它,又怕引起肥胖。
5.挫折
動機受到干擾阻滯,被迫放棄而導致的需要不能滿足的負性情緒狀態(tài),稱為挫折。如果遭受挫折過大,在負性情緒作用下,加上認知評價的誤導,可導致產生各種心理疾患或心身疾病。
第98題
試題答案:D
第99題
試題答案:A
考點:
☆☆☆☆☆考點3:正確處理醫(y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道德原則;
1.共同維護病人利益和社會公益
保護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捍衛(wèi)病人的正當權益,這是醫(yī)務人員的共同義務和天職!安∪死嬷辽稀笔轻t(yī)務人員所應共同遵守的道德原則,也是建立良好醫(y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思想基礎。根據這個原則,要求醫(yī)務人員理解和同情病人疾病纏身的痛苦,關心和滿足病人的生理、心理需要,以和藹的態(tài)度、誠摯的語言和高度的負責精神進行診治和護理,使病人有一種溫暖感、信任感和安全感。醫(yī)務人員絕不能冷漠他們、嫌棄他們,不要隨便指責他們,更不能嘲笑和傷害他們,特別是剛入院的病人、老年病人、殘疾病人、久治不愈的病人、帶有臟臭味的病人等。對于病人由于病態(tài)心理支配而提出的苛刻要求或沖動、過激行為,醫(yī)務人員要保持冷靜和具有容忍力,絕不允許“以牙還牙”或采取事后報復的行為。對任何損害病人利益或不尊重病人人格、權利的言行,醫(yī)務人員相互間要敢于抵制和批評。
在醫(yī)療實踐過程中,當病人個人的利益和社會公益發(fā)生矛盾時,如稀有衛(wèi)生資源的分配、傳染病人的隔離等,醫(yī)務人員的意見要保持一致,并向病人或家屬耐心解釋、說明情況,希望他們服從社會公益、服從大局,同時使病人的利益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某個或某些醫(yī)務人員絕不能在病人或病人家屬面前挑動是非,以使病人或病人家屬對某個或某些醫(yī)務人員產生不滿,否則不僅影響醫(yī)患關系,也會影響醫(yī)務人員之間的相互關系。
2.彼此平等、互相尊重
在維護患者利益和社會公益的共同目標下,雖然醫(yī)務人員有分工不同、職稱之分及領導與被領導之別,但是在工作性質、人格上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彼此是平等的,要相互尊重。醫(yī)務人員之間應建立“并列-互補”關系。尊重他人人格,相互體諒,出現矛盾時及時溝通、主動協商。尊重他人的才能、勞動和意見。
3.彼此獨立、互相支持和幫助
醫(yī)務人員的專業(yè)、崗位不同,但是相互之間都要承認對方工作的獨立性,并且要相互為對方的工作提供方便、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建立良好的醫(yī)務人員之間的關系,才有利于共同目標的實現。
4.彼此信任、互相協作和監(jiān)督
醫(yī)務人員之間的彼此信任是互相協作的基礎和前提。要立足于本職,從自我做起,在自己的專業(yè)崗位上發(fā)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以自己工作的可靠性和優(yōu)異成績去贏得其他醫(yī)務人員的信任。同時,醫(yī)務人員加強溝通和聯系,相互理解、諒解和消除存在的誤會。
5.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和發(fā)揮優(yōu)勢
醫(yī)務人員在不斷進取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還要互相學習。在醫(yī)務人員之中,各自的年齡不同,專業(yè)各異,智能優(yōu)勢和品格也有差別,相互競爭、互相學習可以取長補短,實現醫(yī)務人員之間的互補與師承功能。醫(yī)務人員之間互相學習,可以達到共同提高。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