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5 頁:判斷題 |
第 6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7 頁:綜合題 |
第 8 頁:答案及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B
【解析】該項固定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900/5×4-100=620(萬元);計稅基礎=900/3×2=600(萬元)。
2.
【答案】C
【解析】該無形資產(chǎn)為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chǎn),不進行攤銷,應在每年年末進行減值測試,確定其可收回金額。2011年12月31日賬面成本500萬元高于可收回金額400萬元,計提100萬元的減值準備,則賬面價值為400萬元,計稅基礎=500-500/10=450(萬元),形成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0萬元。
3.
【答案】B
【解析】長江公司當期期末無形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280-10=270(萬元),計稅基礎=270×150%= 405(萬元),產(chǎn)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35萬元(405-270)。
4.
【答案】A
【解析】2011年12月31日,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賬面價值為500萬元,計稅基礎為300萬元,產(chǎn)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200萬元,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50萬元。
5.
【答案】D
【解析】2010年12月31日該國債賬面價值=1 022.35×(1+4%)=1 063.24(萬元),稅法對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規(guī)定與會計一致均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計稅基礎=1 022.35×(1+4%)=1 063.24(萬元),與賬面價值相等,不產(chǎn)生暫時性差異。
6.
【答案】C
【解析】稅法規(guī)定,企業(yè)支付給職工的合理的工資薪金性質的支出可以在稅前列支。因此企業(yè)按照稅法規(guī)定于當期扣除4 400萬元,未來可以稅前扣除的金額為0。2011年12月31日應付職工薪酬賬面價值為6 000萬元,計稅基礎=賬面價值6 000萬元-未來可稅前扣除金額0=6 000(萬元),產(chǎn)生的暫時性差異為0。
7.
【答案】B
【解析】預計負債賬面價值=500-150+40 000×0.5%=550(萬元),因為預提的產(chǎn)品質量保證費未來期間可全額扣除,所以該項預計負債的計稅基礎為0。
8.
【答案】B
【解析】對于稅收滯納金不允許稅前扣除,所形成的其他應付款的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相等,均為200萬元;企業(yè)間的違約金實際支付時允許稅前扣除,形成的負債的賬面價值為120萬元,計稅基礎為0;擔保支出不允許稅前扣除,所形成負債的賬面價值等于計稅基礎,為300萬元。所以負債的計稅基礎=200+0+300=500(萬元)。
9.
【答案】B
【解析】因廣告費支出形成的資產(chǎn)的賬面價值為0,其計稅基礎=2 000-10 000×15%=500(萬元),形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00萬元,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500×25%=125(萬元)。
10.
【答案】A
【解析】2011年壞賬準備的發(fā)生額為貸方60萬元,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發(fā)生額為借方=60×25%=15(萬元)。
11.
【答案】D
【解析】該項收款不滿足會計準則規(guī)定的收入確認條件,但按照稅法規(guī)定應計入當期應納稅所得額時,未來期間預收賬款轉為收入時可以全額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所以計稅基礎為0。
12.
【答案】B
【解析】未來可稅前扣除的金額為300萬元,因此應付職工薪酬的計稅基礎=300-300=0。
13.
【答案】A
【解析】應納稅所得額=1 000+100-300-60=740(萬元),應交所得稅=740×25%=185(萬元)。
14.
【答案】C
【解析】資產(chǎn)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和負債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chǎn)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遞延所得稅負債期末余額=(36 000-32 000)×25%+(26 000-24 000)×25%=1 500(萬元),本期發(fā)生額=1 500-1 360=140(萬元)。
15.
【答案】B
【解析】2010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報表中應抵銷的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為50×25%=12.5(萬元)。分錄為:
借:所得稅費用 12.5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2.5
16.
【答案】A
【解析】由于稅率變動,本題需要把期初的遞延所得稅還原成暫時性差異,本期遞延所得稅負債的發(fā)生額=(4 000+2 000+1 360/15%)×25%-1 360=2 406.67(萬元),包括本期發(fā)生=(4 000+2 000)×25%=1 500(萬元),對期初調整=1 360/15%×25%-1 360=2 266.67-1 360=906.67(萬元)。
相關推薦: 2012會計職稱《初級會計實務》基礎講義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