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美國是一個平民大眾化的品牌,在美社會幾乎是不分層次、不分人種,人人都能喝得起的咖啡。換言之,星巴克就和國內的“蘭州拉面”“沙縣”一類的品牌地位等同。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營業(yè)成本更高的美國,星巴克咖啡的售價卻要比國內便宜約三分之一。根據(j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官方網站于2013年4月發(fā)布的各國生產總值預測數(shù)據(jù),2013年,中國內地人均GDP為6629美元,遠落后于美國的51248美元。顯然,中國人還不至于富得流油錢多得沒處花,但又為何傻得如砧板上的肉任“洋企業(yè)”宰割?國人用比美國人更低的工資,花費比美國人更多的錢財,享受的服務卻并不比美國人要更好,長此以往為何還能理所當然地接受?
星巴克2013財年第二財季報告顯示,該季度星巴克中國/亞太地區(qū)營收同比增長22%至2.136億美元,營業(yè)利潤同比增長0.1%至6830萬美元,營業(yè)利潤率32%。而美洲區(qū)利潤率為21.1%,歐洲、中東及非洲(EMEA)營業(yè)利潤率僅為1.9%,可見,中國/亞太區(qū)的營業(yè)利潤率遠高于歐美地區(qū),甚至是歐洲等區(qū)域的16.8倍。星巴克在中國的高利潤和巨大成功,突顯的是國產品牌的不爭氣和國人的媚俗性。像星巴克這樣一個在美國遍地可見的俗品在國內居然被捧上了寶座,成了小資的代名詞,這多少暗含一些諷刺。
如果換種角度考慮,當你看到美國人大力推崇中國的“蘭州拉面”、“沙縣”等品牌,以至于說美國人約會選擇浪漫的示愛地點,竟也是“蘭州拉面”和“沙縣”這樣的餐館,你會做何感想?想必是定要捧腹大笑一場,不能理解美國人的思維。反言之,中國人對星巴克一類的“洋品牌”的追求實則也是出盡了洋相,只是發(fā)出嘲笑之聲的人遠在國外,國人不自知只是一昧地繼續(xù)這場笑話。
國人對星巴克的極力追捧其實是一種精神饑荒的表現(xiàn)。自改革開放以后,國外大量品牌涌入中國市場,各種廣告噱頭以及玲瑯滿目的轟炸式宣傳,打開了國人對洋品牌的認知意識。但國人這種對洋品牌的認知是模糊的,有時甚至非常不理性。長時間思想封閉的中國社會環(huán)境,一下子與世界接軌,開闊了國人的視線,在西方的新文化和思想沖擊下,感受著這股新風的巨大震撼,為了證明自己的不落伍并且與時俱進,國人對洋品牌所引領的潮流趨之若鶩就成了一種合理的病態(tài)選擇。
事實上,這些洋企業(yè)好似入鄉(xiāng)隨俗學會了中國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它們在中國市場都由著極強的生命力。連鎖經營成了大部分國外平民化品牌在國內壟斷市場、定高價位、抬升地位、收獲巨利的常見手段。星巴克中國官網顯示,目前星巴克已經在中國開設了1001家門店,到2014年使中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并計劃到2015年在中國內地運營1500家門店。
這些區(qū)別于真正奢侈品的“洋品牌”在中國打著的也是一條平民化的大眾營銷路線,但是它們對自身的定位卻意外的拔高到高端人群的“生活享受”層次。雖然他們的產品銷售價格遠高于在其本土市場的價位,但與真正的奢侈品比較起來仍然難以望其項背。不過這卻契合了時下許多國人對高端生活的心理滿足,而所花費的錢財又是自己能接受的心理價位,因此何樂而不為呢?
也就是在國人對洋品牌狂熱崇拜的極端情緒感染下,一種對外來事物的媚俗化思潮油然而生。具體表現(xiàn)在在國人對國產品牌的棄之如雞肋,對洋品牌的大力推崇和追求,在消費洋品牌時可以做到令人詫異的不求質量不問價格,只要是洋品牌,只要是別人一般用不起的外國產品,他們都會將其稱之為“小資”生活的享受,而星巴克正好迎合了大多數(shù)人對“小資”生活的向往。
除了星巴克外,再如肯德基、麥當勞、必勝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等這些洋企業(yè)在中國也可謂是借著“洋品牌”這樣的特殊地位,在中國賺的盆滿缽滿,真的是狠狠地涮了中國人一把,而中國人也心甘情愿地被涮。這是源于國人精神上的饑荒,以至于表現(xiàn)出對“洋品牌”饑不擇食的病癥,真乃是一種悲哀。
相關推薦:
2013事業(yè)單位面試熱點:"五一長假難恢復"是罔顧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