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第一大題 :單項選擇題(本題型24題,每題1分,共24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從每題的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你認為正確的答案,在答題卡相應位置上用2B鉛筆填涂相應的答案代碼。涉及計算的,如有小數(shù),保留兩位小數(shù),兩位小數(shù)后四舍五入。答案寫在試題卷上無效)
1、答案:C
解析:選項C屬于濫用會計政策,不符合會計信息質量可比性的要求。
2、答案:A
解析:20×7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102-(3-102×2.5%)=101.55(萬元);20×8 年12月31日的攤余成本=101.55-(3-101.55×2.5%)=101.08875(萬元),減值損失 =101.08875-90=11.08875(萬元)。
3、答案:B
解析:本題2008年末,存貨的成本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即存貨未減值,則“存貨跌價準備”賬戶的期末余額為0;2008年年初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4萬元,2008年上半年度售出該項存貨時結轉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2萬元,同時,中期末又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萬元;2008年下半年度售出該項存貨時又結轉存貨跌價準備2萬元,沖減主營業(yè)務成本2萬元,而至年末時,由于存貨不再減值,則應沖減存貨跌價準備1萬元,同時沖減資產(chǎn)減值損失1萬元,故2008年下半年度資產(chǎn)減值損失的發(fā)生額為-1萬元。
4、答案:D
解析:總價款的現(xiàn)值=5000000/1.17×(P/A,6%,3)=11423076.92(元),設備的入賬價值=11423076.92+200000=11623076.92(元)。
5、答案:C
解析:對企業(yè)持有以備經(jīng)營出租的空置建筑物,如企業(yè)管理當局(董事會或類似機構)作出正式書面決議,明確表明將其用于經(jīng)營出租且持有意圖短期內(nèi)不再發(fā)生變化的,即使尚未簽訂租賃協(xié)議,也應視為投資性房地產(chǎn)。
6、答案:B
解析: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在考慮恢復費用后的價值=6 600-2 000=4 600(萬元),大于該資產(chǎn)組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4 500萬元,所以該資產(chǎn)組的可收回金額為4 600萬元,資產(chǎn)組的賬面價值=7 000-2 000=5 000(萬元),所以該資產(chǎn)組計提的減值準備=5 000-4 600=400(萬元)。
7、答案:B
解析:利息調(diào)整總額=(313347-120+150)-300000=13377(萬元) 2007年的應付利息=300000×5%=15000(萬元) 2007年實際利息費用=313377×4%=12535.08(萬元) 2007年應該攤銷的利息調(diào)整金額=15000-12535.08=2464.92(萬元) 2007年末賬面價值=300000+13377-2464.92=310912.08(萬元) 2008年的應付利息=300000×5%=15000(萬元) 2008年實際利息費用=310912.08×4%=12436.48(萬元) 2008年應該攤銷的利息調(diào)整金額=15000-12436.48=2563.52(萬元) 2008年末賬面價值=300000+13377-2464.92-2563.52=308348.56(萬元)
8、答案:C
解析:選項A,計入財務費用科目;選項B,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科目;選項C,計入營業(yè)外支出,不影響營業(yè)利潤;選項D,計入其他業(yè)務收入。
9、答案:A
解析:本題要求選出會引起籌資活動現(xiàn)金流量發(fā)生增減變動的事項。選項A為籌資活動事項,選項BCD均為投資活動事項,故答案為A。
10、答案:A
解析:丙公司購買商品成本總額為1000元,出售給乙公司價格總額為800元,虧損200元。由此可以判斷待執(zhí)行合同變?yōu)樘潛p合同。如單方面撤銷,支付違約金300元。丙公司會選擇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來處理,故應根據(jù)損失200元與違約金300元二者較低者,確認預計負債200元。
11、答案:C
解析: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如果是用于補償企業(yè)以后期間費用或損失的,在取得時應先確認為遞延收益,然后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營業(yè)外收入;用于補償企業(yè)已經(jīng)發(fā)生的費用或損失的,取得時直接計入當期營業(yè)外收入。
12、答案:C
解析:按照股份支付準則,這種情況下,應是增加所有者權益中的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相關推薦:2009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新制度經(jīng)濟法各章習題輔導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