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匯總:2013注冊會計師《經濟法》基礎講義匯總
第五節(jié) 破產債權
一、破產債權申報的一般規(guī)則(記憶)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時對債務人享有的債權稱為破產債權。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應當確定債權人申報債權的期限。債權申報期限自人民法院發(fā)布受理破產申請公告之日起計算,最短不得少于30日,最長不得超過3個月。
債權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y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不必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職工對清單記載有異議的,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管理人不予更正的,職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債權確認訴訟。其他債權如稅收債權、社會保障債權以及對債務人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均需依法申報。
【例題·多選題】根據企業(yè)破產法律制度的規(guī)定,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下列債權中,需在人民法院確定的期限內進行申報的有( )。
A.稅收債權
B.社會保障債權
C.職工勞動債權
D.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
『正確答案』AB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企業(yè)破產法律制度。債權人應當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向管理人申報債權。債務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y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不必申報,由管理人調查后列出清單并予以公示。職工對清單記載有異議的,可以要求管理人更正;管理人不予更正的,職工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債權確認訴訟。其他債權如稅收債權、社會保障債權以及對債務人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債權均需依法申報。
未到期的債權,在破產申請受理時視為到期。附利息的債權自破產申請受理時起停止計息。無利息的債權以本金申報債權。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債權人也可以申報。職工勞動債權計算到解除勞動合同時止。連帶債權人可以由其中一人代表全體連帶債權人申報債權,也可以共同申報債權。
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限內,債權人未申報債權的,可以在破產財產最后分配前補充申報;但是,此前已進行的分配,不再對其補充分配。為審查和確認補充申報債權的費用,由補充申報人負擔。
二、破產債權申報的特別規(guī)定(記憶)
債務人的保證人或者其他連帶債務人已經代替?zhèn)鶆杖饲鍍攤鶆盏模云鋵鶆杖说那髢敊嗌陥髠鶛?尚未代替?zhèn)鶆杖饲鍍攤鶆盏�,以其對債務人的將來求償權預先申報債權。
連帶債務人數人的破產案件均被受理的,其債權人有權就全部債權分別在各破產案件中申報債權。
人民法院受理債務人破產案件后,對于負連帶責任的保證人,債權人有權只要求其清償保證債務,也可以先向進入破產程序的債務人追償,然后再以未受償的余額向保證人追償。
人民法院受理保證人破產案件的,保證人的保證責任不得因其破產而免除。保證債務已到期時,債權人可依保證合同的約定向保證人申報債權追償。保證債尚未到期的,將其未到期之保證責任視為已到期,在減去未到期的利息后予以提前清償。
管理人或者債務人依照破產法規(guī)定解除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對方當事人以因合同解除所產生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申報債權。這時可申報的債權以實際損失為限,違約金不得作為破產債權申報,定金則按照定金罰則以雙倍數額申報破產債權。
債務人是委托合同的委托人,其破產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受托人不知該事實,繼續(xù)處理委托事務的,受托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破產債權。如果受托人已知該事實,但為了債務人即全體債權人利益而在無法向管理人移交事務的緊急情況下繼續(xù)處理委托事務的,受托人由此產生的請求權作為共益?zhèn)鶆諆?yōu)先清償。如果受托人已知委托人破產之事實,無必要的繼續(xù)處理委托事務,不當增加委托費用與報酬數額的,由此而產生的債權,不得作為破產債權受償。
債務人是票據的出票人,其破產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該票據的付款人繼續(xù)付款或者承兌的,付款人以由此產生的請求權申報債權。
三、破產債權的確認(了解)
管理人收到債權申報材料后,應當登記造冊,對申報的債權進行審查,并編制債權表。管理人依法編制的債權表,應當提交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審核。債權表由人民法院裁定確認,其確認具有與生效判決同等的法律效力。
經核查后仍存在異議的債權,由人民法院裁定該異議債權是否列入債權表內。人民法院裁定異議債權列入債權表的,異議人可以該債權人為被告提起債權確認訴訟。人民法院裁定異議債權不列入債權表,該債權人可以異議人為被告提起債權確認訴訟。管理人、債務人、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的債權有異議的,可以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