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交往與適應能力
班集體是學生活動與交往的基本場所,通過班級的集體活動和學生群體之間的 交往,可以使學生積累集體生活的經驗,學會交往與合作,學會對環(huán)境的適應。
3. 有利于訓練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體是學生自己的集體,每個學生在所屬的班集體中都擁有一定的權利和義 務,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角色與活動。因此,班集體是訓練班級成員自我管理、 自我教育、自主開展活動的最好載體。
(三)班集體的形成與培養(yǎng)
任何一個班集體的形成,都會經歷組建、形成、發(fā)展的過程,這個過程實際上 也是教育培養(yǎng)的過程。
1. 確定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
目標是集體發(fā)展的方向和動力,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標,才能使班級成員在認識 和行動上保持統(tǒng)一,才能推動班集體的發(fā)展。因此,班主任要精心設計班級發(fā)展的 目標。班集體的發(fā)展目標一般有近期、中期、遠期三種,目標的提出要由易到難、 由近到遠、逐步提高。在實現(xiàn)班集體目標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班級成員的積 極性,使實現(xiàn)目標的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
2. 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
一個良好的班集體都會有一批團結在敎師周圍的積極分子,他們是帶動全班同 學實現(xiàn)集體發(fā)展目標的核心。因此,要建立一支核心隊伍是培養(yǎng)班集體的一項重要 工作。
班集體中的積極分子可以有多種類型,可以是全面發(fā)展的,也可以是單項突出 的,積極分子的隊伍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要建立班集體的核心隊伍必須做到: 首先,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積極分子。這就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及時 發(fā)現(xiàn)在班級活動中涌現(xiàn)出來的積極分子,并從中選拔出能熱心為集體服務、團結同 學,且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學生班干部。其次,教師應把對積極分子的使用與培養(yǎng) 結合起來。既要鼓勵他們獨立開展工作,又要耐心幫助他們提高工作能力;既要維 護他們的威信,又要對他們嚴格要求;既要肯定他們的工作成績,又要指出他們工 作中的不足。
3. 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
班集體的正常秩序是維持和控制學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條件,是教師開展工作的 重要保證。班集體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規(guī)章制度、共同生活準則以及一定的生活
節(jié)奏。一般來說,在班集體的組建階段,教師主要應著手正常秩序的建立工作,特 別是接手教育基礎較差的班級,首先要做好這項工作。在建立正常秩序的過程中, 教師要依靠班干部的力量,由他們來帶動全班同學;一旦初步形成了班級秩序,不 要輕易去改變它;不斷讓學生體驗到正常的秩序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所帶來的便利 與成效。
4. 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
班集體是在全班同學參加各種教育活動中逐步成長起來的,而各種教育活動又 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為集體出力并顯示自己的才能。設計并開展班級教育活動是 教師的經常性工作之一。
根據班級教育活動的時間分布,主要由日常性教育活動和階段性教育活動兩大 部分組成,主要涉及主題教育活動、文藝體育活動、社會公益活動等內容。教師在 組織各種教育活動時,要明確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要精心設計活動過程,注意形式 的適齡化,力爭把活動的開展過程變成教育學生的過程。
5. 培養(yǎng)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班集體輿論是班集體成員意愿的反映。正確的班集體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 量,對班集體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同化、激勵的作用,是形成、鞏固班集體 和教育集體成員的重要手段。教師要注意培養(yǎng)正確的集體輿論,善于引導學生對班 集體的一些現(xiàn)象與行為進行評議,努力把輿論中心引導至正確的方向。
良好的班風是一個班集體輿論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風氣,是班集體大多數(shù)成員的 精神狀態(tài)的共同傾向與表現(xiàn)。良好的班風一旦形成,就會無形地支配著集體成員的 行為,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力量。教師可通過講清道理、樹立榜樣、嚴格要求、 反復實踐等方法培養(yǎng)與樹立良好的班風。
相關推薦:2010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心理學》知識點梳理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