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從五個模塊來講,言語理解、常識判斷這方面,有的考生能應對,但是每道題的題量比較長,又浪費時間,像有的數學題非常短,但是又非常注重自己的能力,怎么衡量這幾方面呢?
[伍景玉]: 這是分不出伯仲的,這個梯度很重要,這個梯度是難度梯度,五大模塊的梯度來說,根據每個人的知識底蘊不同,有一個模塊難度梯度,理工科覺得數據資料比較容易,文科覺得言語還有判斷,比較細膩的難度梯度比較小,在戰(zhàn)略層面上,按照由簡單到難的來答,但是我們不主張放棄的,為什么從戰(zhàn)略層面上先答什么后答什么,就是想讓你在兩個小時之內把所有的題有機會讀一遍,而且這中間盡量保持心情好,因為有優(yōu)勢的先答整個容易把握。如果順序答好,很多很多東西水到渠成自然就出來了,自然答案就出來了。我們所說的一定意義上的放棄是主動的放棄,而不是被動的放棄,因為體覺得它對你來說比較難,而且又浪費時間,所以才放棄了。
[伍景玉]: 你不能籠統(tǒng)說只做上面不做下面,這是不對的。我們在解決的過程中要有絕對意義上的取舍,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全部按照同一個精力來完成。
[主持人]: 感覺今年的考試給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些呢?
[蔡金龍]: 印象最深的行測,是把職業(yè)的傾向重中之重來測查的。我就要問了,如何達到行政能力職業(yè)傾向測試的時候,把職業(yè)傾向真真正正測查出來,這幾年的變化可以印證這點。有這么幾點,第一,背景上而言是不是更加強調生活化的常識,強調還原生產生活現狀。第二,能力的測驗越來越凸顯。不管形式怎么辦?但是底層的能力測試是不變的。能力扎扎實實的提高,有沒有作為自己在復習過程中非常重要的點。在盲目的學習題型,在學習題型的基礎上是不是提煉自己的能力,考生有沒有想到呢?第三,作為職業(yè)能力一個傾向性的測試,對于平衡性的考察,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你會發(fā)現,你要有多方面的能力,不管是計劃、組織、溝通、協(xié)調,平均平衡性的考察越來越重要。數字推理不考了,明年有沒有考驗再考?有!有沒有考的再多?有!這說明對于考生的備考強度增加了。你會發(fā)現去年定義多了,類比多了,圖形少了,數字推理少了,這個少了,那個多了,就說明什么呢?考察的平衡性越來越強了。
[蔡金龍]: 這是我對整個行測的認識。
[李委明]: 我最深刻的印象,看到這個試卷,我個人感覺還是非常高興,因為題目奔著越來越科學,一定要說唯一的一個印象深刻的話,我個人感覺,它有區(qū)分度。我挺喜歡今年的區(qū)分度的,有中等的,有比較簡單的,也有比較難的,應該說這樣的設置更容易把大家的基礎的水平完全考察出來。但是我們的行測試卷區(qū)分度又是雜亂無章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說15道題,有5道簡單,5到中等,5道最難的,但是他們難易程度不是按順序來排的,這就需要同學有一個簡單的判斷,挑出比較簡單的題目來做,這是我認為印象比較深刻的。
[伍景玉]: 相對來說我覺這個試卷在蔡金龍老師和李委明老師的分析的認知之外,同學們應該更加注重試卷內在的連貫性和一脈性,我們看到判斷和常識,還有數量,愛很多是相通的。我建議下面復習的時候,不要絕對割裂開,只復習某個模塊。里面的內在很多是相通的。我建議給大家一個提示,讓試卷整體化。
[主持人]: 今天上午行測的考試已經正式結束了,考生一個重擔落下來了,不管怎么樣覺得考的好考生趕緊進入備戰(zhàn)狀態(tài),準備下一步的面試,覺得自己考的不是很理想的考生也會得到很多收獲,希望大家調整好心態(tài)。迎接下一站的挑戰(zhàn),好,謝謝三位老師。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