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類討論分類討論,是指當不能對問題所給的對象進行統(tǒng)一研究時,需要對研究對象按某個標準進行分類。逐類研究,最后將結論匯總得解的方法。分類討論是數(shù)學中獨有的一種思想,它與平時歸納總結的邏輯思維正好相反。利用分類討論能將某些復雜的問題分解成若干個簡單的問題,然后各個擊破,使問題變得易于解決。
【例題1】編一本書的書頁,用了270個數(shù)字(重復的也算,如頁碼115用了2個1和1個5,共3
個數(shù)字),問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
A.117
B.126
C.127
D.189
分類討論與加法原理經(jīng)常一起使用.一般是多種情況分類討論以后,再利用加法原理求出總的情況數(shù)。我們在排列組合與概率問題中具體介紹。
二、整體法
整體法與分類討論正好相反,它強調(diào)從整體上來把握變化,而不是拘泥于局部的處理。整體法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
1.將某一部分看成一個整體,在問題中總是一起考慮,而不單獨求解;
2.不關心局部關系,只關心問題的整體情況,直接根據(jù)整體情況來考慮關系。這種形式經(jīng)常用于平均數(shù)問題。
【例題3】(事業(yè)單位考試真題)李明在休假期間觀察了N天天氣,情況如下:①下7天雨,在上午或下午;②當下午下雨時,上午是晴天;③一共有5個下午是晴天;④一共有6個上午是晴天。問N等于多少?
A.7
B.8
C.9
D.10
解析:此題答案為c。根據(jù)題干情況①已知下雨的天數(shù),再求出不下雨的天數(shù),就可以求出N的值。但如果直接將所有的天數(shù)看成整體,能夠更快得到答案。
由情況②可知,下雨的時間都是半天,所以共有7+2=3.5天是全天下雨;由情況③④可知,共有(5+6)÷2=5.5個全天是晴天。故觀察的總天數(shù)N=3.5+5.5=9天。
【例題4】商店購進甲、乙、丙三種不同的糖,所用費用相等,已知甲、乙、丙三種糖每千克費用分別為4.4元、6元和6.6元。如果把這三種糖混在一起成為什錦糖,那么這種什錦糖每千克成本多少元?
A.4.8
B.5
C.5.3
D.5.5
解析:此題答案為D。本題從局部考慮很難考慮,又由于平均成本=總成本÷總千克數(shù),因此我們需
要從整體上找到總成本和總千克數(shù)即可。
由于三種糖所花費用相等,為了所算千克數(shù)為整數(shù),不妨設每種糖都買了66元,則總成本為66×3:198元。甲糖有66+4.4=15千克,乙糖有66+6=11千克,丙糖有66+6.6=10千克,因此總千克數(shù)為15+11+10=36千克。則這種什錦糖的平均成本為198+36=5.5元! 〉谑还(jié)極端法
定義:極端法是指通過考慮問題的極端狀態(tài),探求解題方向或轉化途徑的一種常用方法。在數(shù)學運算中運用極端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