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荚嚂r限為150分鐘。其中,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4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1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jiān)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給定資料
1.在老百姓的感覺中,通貨膨脹就是錢不值錢了,東西漲價了。比如,原來一個面包一塊錢,你有一塊錢,能換一個面包�,F在還是一個面包,價格十塊錢了,那么說明面包漲價了,錢貶值了。從經濟學上來講,通貨膨脹,簡稱通脹,指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因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即出現了購買力大于供給的情況,導致了貨幣貶值,而引起的一段時間內物價持續(xù)而普遍上漲的現象。通脹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于社會總供給(供遠小于求)。在理想的情況下貨幣數量的增長,應當與實物市場實物數量的增長相一致,這樣物價就能穩(wěn)定,就不會出現通貨膨脹。當貨幣數量的增長速度大于實物數量的增長速度時,就會出現通貨膨脹。那什么算通貨膨脹開始呢?就是物價上漲,一年上漲超過3%以上,這時大家都公認通貨膨脹。2010年,中國經濟增長10.3%,年平均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3.3%,這已經是一個通貨膨脹的數據。也就是說,目前中國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的情況。
2011年上半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平均上漲5.4%。其中,一季度上漲5.0%,二季度上漲5.7%。6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達到6.4%,創(chuàng)2008年下半年以來的新高。6.4%的月度漲幅不僅意味著通貨膨脹水平不僅沒有得到有效控制,還表明年初4%的年度調控目標幾乎成為不可能,因為6.4%的居民消費價格月度漲幅使上半年漲幅達到5.4%,這就意味著要想完成4%的年度調控目標,下半年只允許上漲2.6%。由于下半年翹尾因素(指上期物價變動因素對下期價格指數的延伸影響)達到1.7個百分點,下半年的新漲價因素只有0.9%的空間。在當前推動價格上漲的因素復雜且相互交織的情況下,新漲價因素不只是0.9%可以反映的。
2.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物價上漲”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通貨膨脹對人民群眾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物價的上漲,感覺錢不值錢了。對于農民來說,物價上漲是把雙刃劍。國家發(fā)改委價格司有關負責人在2011年7月22日表示,根據測算,由于糧食、生豬、蔬菜這些價格的上漲,全國農民平均每人增收373塊錢,占農民增收總量的35.6%。所以這一輪物價上漲多數農民還是受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