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2 頁:多選題 |
第 3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4 頁:綜合題 |
第 5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6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7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8 頁:綜合題答案 |
四、綜合題
1.
【答案】
①資料(1)甲公司持有乙公司限售股權的分類不正確。
理由:企業(yè)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在重大影響以上的股權,應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視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程度分別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核算;企業(yè)在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股權,應當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分類和處理:甲公司持有的乙公司限售股權應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谫Y料(2)甲公司持有丙公司限售股權的分類不正確。
理由:企業(yè)持有上市公司限售股權(不包括股權分置改革過程中持有的限售股權),對上市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應當按照《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guī)定,將該限售股權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或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本題由于甲公司打算將該股份長期持有,沒有近期出售的意圖,所以應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分類和處理:甲公司持有的丙公司限售股權應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圪Y料(3)甲公司將所持丁公司債券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甲公司購入丁公司3年期的債券,由于擬隨時用于出售以獲取利潤差價,所以應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正確的分類和處理:甲公司應將所持丁公司債券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苜Y料(4)甲公司將所持M公司債券剩余部分重分類為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會計處理不正確。
理由:根據(jù)《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的規(guī)定,持有至到期投資部分出售或重分類的金額較大且不屬于企業(yè)會計準則所允許的例外情況,使該投資的剩余部分不再適合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的,企業(yè)應當將該投資的剩余部分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正確的分類和處理:2011年10月1日,甲公司應將剩余20%債券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葙Y料(5)甲公司將所持戊公司債券投資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處理正確。
理由:甲公司沒有打算持有戊公司債券至到期,也沒有隨時出售的意圖,故應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采用公允價值進行后續(xù)計量。
2.
【答案】
(1)2009年1月1日發(fā)放貸款
借:貸款——本金 500
貸:吸收存款 500
(2)2009年12月31日確認貸款利息
借:應收利息 50
貸:利息收入 50
借:吸收存款 50
貸:應收利息 50
2009年12月31日預計未來現(xiàn)金流量現(xiàn)值=50/(1+10%)+300/(1+10%)2=293.39(萬元),貸款的攤余成本為500萬元,故應計提貸款損失準備=500-293.39=206.61(萬元)。計提減值準備后貸款的攤余成本=500-206.61=293.39(萬元)。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6.61
貸:貸款損失準備 206.61
借:貸款——已減值 500
貸:貸款——本金 500
(3)2010年12月31日確認貸款利息
應確認的利息收入=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293.39×10%=29.34(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29.34
貸:利息收入 29.34
借:吸收存款 50
貸:貸款——已減值 50
(4)2011年12月31日貸款到期
應確認的利息收入=300-(293.39+29.34-50)=27.27(萬元)。
借:貸款損失準備 27.27
貸:利息收入 27.27
借:抵債資產 320
貸款損失準備 150(206.61-29.34-27.27)
貸:貸款——已減值 450(500-50)
資產減值損失 20
(5)2012年12月31日,收到房地產租金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2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 20
確認發(fā)生的維修費用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 3
貸: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3
確認抵債資產跌價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20(320-300)
貸: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20
(6)2013年1月1日,處置抵債資產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280
抵債資產跌價準備 20
營業(yè)外支出 22(300-280+2)
貸:抵債資產 320
應交稅費 2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