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法律行為的分類
1.單方法律行為和多方法律行為
(1)單方法律行為是根據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委托代理的撤銷、債務的免除、無權代理的追認等。
(2)多方法律行為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的法律行為。如合同行為。
2.有償法律行為和無償法律行為
(1)有償的法律行為是指當事人互為給付一定代價(包括金錢、財產、勞務)的法律行為。如購物行為。
(2)無償法律行為是指一方當事人承擔給付一定代價的義務,而他方當事人不承擔相應給付義務的法律行為。如贈與行為。
3.要式的法律行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為
(1)要式的法律行為是指法律規(guī)定必須采取一定的形式或者履行一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的法律行為。如票據行為。
(2)不要式的法律行為是指法律不要求采取一定形式,當事人自由選擇一種形式即可成立的法律行為。
4.主法律行為和從法律行為
(1)主法律行為是指不需要有其他法律行為的存在就可以獨立成立的法律行為。如訂立買賣合同。
(2)從法律行為是指從屬于其他法律行為而存在的法律行為。如訂立擔保合同。
從法律行為的效力依附于主法律行為,主法律行為不成立,從法律行為則不能成立;主法律行為無效,則從法律行為亦當然不能生效。但是,主法律行為履行完畢,并不必然導致從法律行為效力的喪失。
5.法律行為除以上分類外,還有雙務法律行為和單務法律行為、獨立的法律行為和輔助的法律行為等分類。
二、法律行為的成立與生效
(一)法律行為的成立
法律行為的成立,應當符合法律行為的構成要素,即必須具有當事人、意思表示、標的三個要素。一些特別的法律行為,除了上述三個要素以外,還必須具備其他特殊事實要素。如實踐性民事行為的成立還必須有標的物的交付。(例如:設立質押必須交付質物)
(二)法律行為的生效
法律行為的生效,指已經成立的法律行為因為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有效要件而取得法律認可的效力。法律行為的成立是法律行為生效的前提。
【舉例】甲將自己的一幢房產出售給乙,乙是一名5歲的兒童,買賣合同是屬于雙務有償的合同,雙方當事人應該有對應的民事行為能力,5歲的兒童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這種情況下,法律行為成立,但因為對方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而無效。
又如,甲將自己的房屋贈與給乙,乙是一名5歲的兒童,對于贈與來說,對方是純獲得利益的,這種情況下法律行為有效。
再如,甲將房產出售給丙公司,公司具有法人資格,這種情況法律行為成立并生效。
1.法律行為有效的實質要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自然人 |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以自己的行為取得民事權利,履行民事義務 |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從事與其年齡和智力發(fā)育程度相當的民事法律行為,其他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獨立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必須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 | |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接受獎勵、贈與、報酬等純獲益的民事行為時,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 | |
法人 |
民事行為能力是由法人核準登記的經營范圍所決定的 |
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guī)禁止經營規(guī)定的除外 |
【相關考點1】合伙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相關考點2】無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限制行為能力人訂立的與其年齡、智力、健康狀況不相適應的合同;行為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tài)下訂立的合同無效。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訂立的合同,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后,該合同有效。但如果是純獲利益的合同或者是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而訂立的合同,不必經法定代理人追認,合同當然有效。
【相關考點3】《票據法》規(guī)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票據上簽章的,其簽章無效。
【考題·判斷題】(2009年原制度)自然人為民事法律行為時,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正確答案』×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法律行為有效的實質要件。根據規(guī)定,民事法律行為的條件之一是: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所以不要求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也可以實施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的行為。
(2)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真實。
意思表示不真實的民事行為,可以撤銷或宣告無效。意思表示真實包括兩個方面:
�、� 意思表示自愿,任何人不得強迫。
�、� 意思表示真實,即行為人的主觀意愿和外在意思表示一致。
(3)不違反法律和社會公共利益。
【例題·單選題】甲手機專賣店門口立有一塊木板,上書“假一罰十”四個醒目大字。乙從該店購買了一部手機,后經有關部門鑒定,該手機屬于假冒產品,乙遂要求甲履行其“假一罰十”的承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假一罰十”過分加重了甲的負擔,屬于無效的格式條款
B.“假一罰十”沒有被訂入到合同之中,故對甲沒有約束力
C.“假一罰十”顯失公平,甲有權請求法院予以變更或者撤銷
D.“假一罰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當認定為有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本題考核點是法律行為有效的要件。本題中,“假一罰十”是甲自愿作出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對方的欺詐、脅迫、乘人之危,也沒有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且沒有違法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當認定為有效。
2.法律行為的形式有效要件
這是指行為人的意思表示的形式必須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如果行為人進行某項特定的法律行為時,未能采用法律規(guī)定的特定形式的,則不能產生法律效力。
法律行為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口頭形式。如當面交談、電話交談等。
(2)書面形式。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和電子郵件。
(3)推定形式。對方未用語言或者文字明確表示意見,但其行為表明已經接受的,可以認定為默示。如在超市購物,向售貨員交付貨幣的行為就可推定為行為人購買物品的意思。
(4)沉默形式。沉默形式是指行為人不用行為表示,而是以消極的不作為進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只有法律有明文規(guī)定或當事人雙方有約定時,才可以將行為人的沉默作為意思表示的一種形式,產生相應的法律后果。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