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對策都是為風險管理目標服務的,也就是為目標控制服務的。從這個角度看,風險對策是目標控制措施的重要內(nèi)容。風險對策的具體內(nèi)容體現(xiàn)了主動控制與被動控制相結合的要求,而且相對于一般的目標控制措施而言,風險對策更強調主動控制,這不僅體現(xiàn)在預防計劃和措施,而且表現(xiàn)在預先準備好但等到風險事件發(fā)生才及時采取的應對措施。因此,如果不從風險管理的角度選擇適當?shù)娘L險對策,目標控制的效果就大大降低。
第二節(jié)建設工程風險識別
一、風險識別的特點和原則(熟悉)
(一)風險識別的特點:1)個別性。任何風險都有與其他風險不同之處,沒有兩個風險是完全一致的。不同類型建設工程的風險不同;同一建設工程如果建造地點不同,其風險也不同;即使是建造地點確定的建設工程,如果由不同的承包商承建,其風險也不同。風險識別時尤其要注意這些不同之處,突出風險識別的個別性。2)主觀性。風險識別都是由人來完成的,由于個人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包括風險管理方面知識)、實踐經(jīng)驗等方面的差異,同一風險由不同的人識別的結果就會有較大的差異。風險本身是客觀的,但風險識別是主觀行為。風險識別時盡可能減少主觀性對風險識別結果的影響,要做到這一點,關鍵在于提高風險識別的水平。3)復雜性。建設工程所涉及的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均很多,而且關系復雜、相互影響,給風險識別帶來很強的復雜性。因此,建設工程風險識別對風險管理人員要求很高,并且需要準確、詳細的依據(jù),尤其是定量的資料和數(shù)據(jù)。4)不確定性。這一特點可以說是主觀性和復雜性的結果。由風險的定義可知,風險識別本身也是風險。因而避免和減少風險識別的風險也是風險管理的內(nèi)容。
(二)風險識別的原則:1)由粗及細,由細及粗。有粗及細是指對風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通過多種途徑對工程風險進行分解,逐漸細化,以獲得對工程風險的廣泛認識,從而得到工程初始風險清單。而由細及粗是指從工程初始風險清單的眾多風險中,根據(jù)同類建設工程的經(jīng)驗以及對擬建建設工程具體情況的分析和風險調查,確定那些對建設工程目標實現(xiàn)有較大影響的工程風險,作為主要風險,即作為風險評價以及風險對策決策的主要對象。2)嚴格界定風險內(nèi)涵并考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對各種風險的內(nèi)涵要嚴格加以界定,不要出現(xiàn)重復和交叉現(xiàn)象。另外,還要盡可能考慮各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如主次、因果、互斥、正相關、負相關關系等。應當說,在風險識別階段考慮風險因素之間的相關性有一定難度,但至少要做到嚴格界定風險內(nèi)涵。3)先懷疑,后排除。先考慮其是否存在不確定性,要通過認真的分析進行確認或排除。4)排除與確認并重。對于肯定可以排除和肯定可以確認的風險應盡早予以排除和確認;對于一時既不能排除又不能確認的風險再作進一步的分析,予以排除或確認;最后,對于肯定不能排除但又不能肯定予以確認的風險按確認考慮。
(5)必要時,可作實驗論證。對于那些按常規(guī)方法難以判定其是否存在,也難以確定其對建設工程目標影響程度的風險,尤其是技術方面的風險,必要時可作實驗論證,如抗震實驗、風洞實驗等。這樣做的結論可靠,但要以付出費用為代價。
二、風險識別的過程(熟悉):建設工程風險識別的方法與風險管理理論中提出的一般的風險識別方法有所不同,因而其風險識別的過程也有所不同。建設工程的風險識別往往是通過對經(jīng)驗數(shù)據(jù)的分析、風險調查、專家咨詢以及實驗論證等方式,在對建設工程風險進行多維分解的過程中,認識工程風險,建立工程風險清單。
建設工程風險識別的過程可見教材P95圖4-2。
風險識別的結果是建立建設工程風險清單。在建設工程風險識別過程中,核心工作是“建設工程風險分解”和“識別建設工程風險因素、風險事件及后果”。
建設工程風險的分解:建設工程風險的分解可以按以下途徑進行:1)目標維:即按建設工程目標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影響建設工程投資、進度、質量和安全目標實現(xiàn)的各種風險。2)時間維:即按建設工程實施的各個階段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建設工程實施不同階段的不同風險。3)結構維:即按建設工程組成內(nèi)容進行分解,也就是考慮不同單項工程、單位工程的不同風險。4)因素維:即按建設工程風險因素的分類分解,如政治、社會、經(jīng)濟、自然、技術等方面的風險,常用的組合分解方式是由時間維、目標維和因素維三方面從總體上進行建設工程風險的分解.
風險識別的方法有: 專家調查法、財務報表法、流程圖法、初始清單法、經(jīng)驗數(shù)據(jù)法和風險調查法。 對于建設工程的風險識別來說,僅僅采用一種風險識別方法是遠遠不夠的,一般都應綜合采用兩種或多種風險識別方法,才能取得較為滿意的結果。而且,不論采用何種風險識別方法組合,都必須包含風險調查法。從某種意義上講,前五種風險識別方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建立初始風險清單,而風險調查法的作用則在于建立最終的風險清單。
第三節(jié) 建設工程風險評價:風險評價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兩大類方法。定性風險評價方法有專家打分法、層次分析法等,其作用在于區(qū)分出不同風險的相對嚴重程度以及根據(jù)預先確定的可接受的風險水平作出相應的對策。定量風險評價方法有敏感性分析、盈虧平衡分析、決策樹、隨機網(wǎng)絡等,大多有較為確定的適用范圍。
一、風險評價的作用(熟悉):通過定量方法進行風險評價的作用主要表現(xiàn)在:一是更準確地認識風險。風險識別的作用僅僅在于找出建設工程所可能面臨的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通過定量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可以定量地確定建設工程各種風險因素和風險事件發(fā)生的概率大小或概率分布,及其發(fā)生后對建設工程目標影響的嚴重程度或損失嚴重程度。其中,損失嚴重程度又可從兩方面來反映:一方面是不同風險的相對嚴重程度,據(jù)此可以區(qū)分主要風險和次要風險;另一方面是各種風險的絕對嚴重程度,據(jù)此可以了解各種風險所造成的損失后果。二是保證目標規(guī)劃的合理性和計劃的可行性。第三章關于建設工程目標規(guī)劃的內(nèi)容中,突出了建設工程數(shù)據(jù)庫在施工圖設計完成之前對目標規(guī)劃的作用及其運用。建設工程數(shù)據(jù)庫包含了各種風險作用于建設工程實施全過程的實際結果,但是沒有具體反映工程風險的信息,充其量只有關于重大工程風險的簡單說明。也就是說建設工程數(shù)據(jù)庫只能反映各種風險綜合作用的后果,而不能反映各種風險各自作用的后果。由于建設工程風險的個別性,只有對特定建設工程的風險進行定量評價,才能正確反映各種風險對建設工程目標的不同影響,才能使目標規(guī)劃的結果更合理、更可靠,使在此基礎上制定的計劃具有現(xiàn)實的可行性。三是合理選擇風險對策,形成最佳風險對策組合。風險對策的適用性需從效果和代價兩方面考慮。風險對策的效果表現(xiàn)在降低風險發(fā)生概率和(或)降低損失嚴重程度的幅度,有些風險對策(如損失控制)在這一點上較難準確地量度;風險對策一般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一般都可準確地量度。而定量風險評價的結果是各種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及其損失嚴重程度。因此在選擇風險對策時,應將不同風險對策的適用性與不同風險的后果結合起來考慮,對不同的風險選擇最適宜的風險對策,從而形成最佳的風險對策組合。
二、風險量函數(shù)(了解):在定量評價建設工程風險時,首要工作是將各種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及其潛在損失定量化,這一工作也稱為風險衡量。所謂風險量,是指各種風險的量化結果,其數(shù)值大小取決于各種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及其潛在損失。詳見教材P100。
上式反映的是風險量的基本原理,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其應用前提是能通過適當?shù)姆绞浇㈥P于p和q的連續(xù)性函數(shù)。多數(shù)情況下以離散形式來定量表示風險的發(fā)生概率及其損失。與風險量有關的另一個概念是等風險量曲線,就是由風險量相同的風險事件所形成的曲線(見P101圖4-5),不同等風險量曲線所表示的風險量大小與其與風險坐標原點的距離成正比,即距原點越近,風險量越小;反之,則風險量越大。
三、風險損失的衡量(掌握):風險損失的衡量就是定量確定風險損失值的大小。建設工程風險損失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投資風險:投資風險導致的損失可以直接用貨幣形式來表現(xiàn),即法規(guī)、價格、匯率和利率等的變化或資金使用安排不當?shù)蕊L險事件引起的實際投資超出計劃投資的數(shù)額。
(二)進度風險險導致的損失由以下部分組成:1)貨幣的時間價值。進度風險的發(fā)生可能會對現(xiàn)金流動造成影響,在利率的作用下,引起經(jīng)濟損失。2)為趕上計劃進度所需的額外費用。包括加班的人工費、機械使用費和管理費等一切因追趕進度所發(fā)生的非計劃費用。3)延期投入使用的收入損失。這方面損失的計算相當復雜,不僅僅是延誤期間內(nèi)的收入損失,還可能由于產(chǎn)品投入市場過遲而失去商機,從而大大降低市場份額,因而這方面的損失有時是相當巨大的。
相關鏈接:2008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與法規(guī)》重點(第三章)
2008年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與法規(guī)》講義匯總
2008監(jiān)理工程師《基本理論與相關法規(guī)》復習重點
特別推薦:2008年監(jiān)理工程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各科大綱匯總
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2004——2007各科歷年真題匯總
全國監(jiān)理工程師考試各科歷年考情分析匯總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吧監(jiān)理工程師欄目 點擊進入監(jiān)理工程師論壇>>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