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 |
第 3 頁: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頒布的時間是( )
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2002年
2.提出“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的教育家是( )
A 凱洛夫 B 蘇霍姆林斯基 C 馬卡連柯 D 贊可夫
3.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學校的 ( )
A 規(guī)章制度 B 網(wǎng)絡資源 C 校園環(huán)境 D 物質文化
4.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稱為( )
A 最近發(fā)展區(qū) B 潛能發(fā)掘區(qū) C 思維表現(xiàn)區(qū) D 教育最佳區(qū)
5.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 學校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相結合 B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C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D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6.“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边@一條文出自(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7.以下哪種學校課桌的排放方式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往及生生之間的交往( )
A 秧田式 B 圓桌式 C 馬蹄型 D 半圓型
8.課程設計的第一個層次是( )
A 課程文件 B 課程計劃 C 課程標準 D 教科書
9.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以雙學科或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設計的課程結構是( )
A 潛在課程 B 分科課程 C 活動課程 D 綜合課程
10.目前,中小學最普遍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 班級授課制 B 個別授課制 C 分組授課制 D 單元授課制
11.《學記》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與以下哪一原則的精神符合( )
A 直觀性原則 B 啟發(fā)性原則 C 鞏固性原則 D 循序漸進原則
12.教學要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關注對象應當面向( )
A 問題學生 B 優(yōu)秀學生 C 每位學生 D 個別學生
13.中學教學工作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部分是 ( )
A 備課 B 上課 C 布置作業(yè) D 評定成績
14.教學策略不是“萬金油”式的“教學處方”,不存在一個包攬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學策略,同一策略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決相同的問題,這些都充分說明教學策略具有( )
A 綜合性 B 可操作性 C 層次性 D 靈活性
15.“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
A 家庭美德教育 B 尊老愛幼教育 C 做人處事教育 D 交往禮儀教育
16.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學校 ( )
A 德育方法與內容的矛盾 B 學生知情意行發(fā)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 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17.目標管理理論的提出者是管理學家( )
A 泰勒 B 法約爾 C 德魯克 D 巴納德
18.“按照一定標準對被評價者的品德水平和狀況予以總結性的等第評定,以顯示品德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這種評價方法( )
A 等第法 B 操行品語法 C 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 D 模糊綜合測評法
19.技能領域的學習包括( )
A 活動技能和智力技能 B 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C 認知技能和活動技能 D 認知技能和智力技能
20.難以充分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 個別教學制 B 班級教學制 C 分組教學制 D 能力分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