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
1.A 【解析】教育心理學的初創(chuàng)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l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學》,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學”命名的專著。
2.A 【解析】加涅根據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把學習分為B類:信號學習;刺激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lián)結學習;辨別學習;概念學習;規(guī)則或原理學習;解決問題學習。信號學習即是經典性條件作用,指對某種信號做出某種反應。
3.C 【解析】小學階段屬于具體運算階段,思維具有一定的彈性,能憑借具體事物或表象進行邏輯思維運算,并在后期向抽象思維過渡。
4.B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一個概念,是指一個人對能成功地執(zhí)行任何特定行動任務的期待,也叫功效期待。換句話說,自我效能感指個體能成功地執(zhí)行特定情境要求的行為的信念。
5.B 【解析】遺傳決定論的創(chuàng)始人是高爾頓,他認為認知發(fā)展由先天的遺傳基因所決定,人的發(fā)展過程都是這些內在遺傳因素自我展開的過程,環(huán)境的作用僅在于引發(fā)、促進或延緩這種過程的實現(xiàn)。、
6.B 【解析】個體身心發(fā)展的差異性是指在每個階段內,每個兒童的發(fā)展并不是完全一樣的,在他們發(fā)展過程中,常表現(xiàn)出明顯的差異性。
7.C 【解析】布魯納認為學習的實質在于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教學的目的在于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
8.A 【解析】在品德培養(yǎng)的方法中,說服教育法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明辨是非、形成正確觀點的一種工作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教師提供正面的論據更易于使他們接受。
9.B 【解析】多元智能理論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在1983年提出的。加德納認為過去對智力的定義過于狹窄,未能正確反映一個人的真實能力。人的智力應該是一個度量他的解題能力的指標,人類的智能至少可以分成8個范疇。
10.A 【解析】艾賓浩斯的遺忘曲線是先快后慢。
11.B 【解析】系統(tǒng)脫敏法主要是誘導求治者緩慢地暴露出焦慮、恐懼的情境,并通過心理的放松狀態(tài)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焦慮或恐懼的目的。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tài)在求治者所能忍受的范圍之內,經過多次反復的呈現(xiàn),他便不再會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此時,就進行下一步的深層次刺激,進而逐步消除恐懼,治療目標也就達到了。這就是系統(tǒng)脫敏法的治療原理。
12.A 【解析】無意想象是指沒有預定的目的,沒作任何努力,常常是在意識減弱時,在某種刺激下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在頭腦中出現(xiàn)的一些新的形象。它常由客觀事物的某些外形特征所引起。
13.D 【解析】學習策略是指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方案,是學習者主動的制訂而不是被動的制訂。
14.A 【解析】安德森從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陳述性知識是關于“是什么”的知識,程序性知識是關于“怎么做”的知識。
15.D 【解析】從眾指個人受到外界人群行為的影響,而在自己的知覺、判斷、認識上表現(xiàn)出符合于公眾輿論或多數(shù)人的行為方式。服從是個體在社會要求、群體規(guī)范或他人意志的壓力下,被迫產生的符合他人或規(guī)范要求的行為。
二、填空題
16.教學環(huán)境
17.遺傳
18.外顯學習
19.關鍵期
20.強化
21.識字
22.道德信念
23.組織策略
24.一致性的分離
25.心理評估
三、名詞解釋
26.心理發(fā)展是指個體從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中所發(fā)生的一系列的心理變化。
27.遺傳因素也叫遺傳素質,指從上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結構、形態(tài)、感官和神經系統(tǒng)等遺傳的生理特點,是人的發(fā)展的自然的或生理的前提條件。
28.意義學習是將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者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lián)系。
29.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的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0.態(tài)度是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的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tài)或反應的傾向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