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小學班主任的常規(guī)工作 |
第 2 頁:個別教育工作 |
第 3 頁:班會活動的組織 |
第 4 頁:集體的培養(yǎng) |
二、個別教育工作
(一)先進生教育工作
1.先進生的心理特征在一個班中那些思想好、學習好、紀律好、勞動好、身體好的學生一般被稱作先進生。他們一般有如下心理特點:自尊好強,充滿自信;強烈的榮譽感;較強的超群愿望與競爭意識。
2.先進生的教育
(1)嚴格要求,防止自滿
先進生由于學習成績優(yōu)良,品行端正,工作積極肯干,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主任喜歡這樣的學生是理所當然的。但先進生也有缺點,也會犯錯。也就是說優(yōu)缺點兼有、長處和短處并存。因此,班主任對他們不能偏愛,而要嚴格要求,對其缺點和所犯的錯誤不能輕易放過,要及時批評,以防止先進生產生自滿心理。
(2)不斷激勵,彌補挫折
一般而言,每個學生都會遇到這種那種挫折,會產生沮喪、失意、不滿、焦慮等不良感覺。先進生對挫折的感覺尤為強烈,如果班主任不及時為他們創(chuàng)造、提供良好的補償機會,他們也許從此一蹶不振,所以班主任應努力滿足先進生的補償心理,使先進生沿著“偶然失敗——再次表現(xiàn)——表現(xiàn)成功——自信心增強——不懈努力”的良性循環(huán)軌道前進。
(3)消除嫉妒,公平競爭
先進生有較強的超群愿望,一旦有人比他優(yōu)越就會產生嫉妒。班主任要引導小學生正確理解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并盡力去縮短這差距,趕上甚至超過他們,這才是一個先進生應有的心理品質。競爭無處不在,先進生由于其各方面的表現(xiàn),往往在競爭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與其他同學進行不公平的競爭。班主任應營造一種團結互助、你爭我趕的良性競爭意識,讓學生在公平的前提下進行競爭。
(4)發(fā)揮優(yōu)勢,全班進步
先進生有諸多優(yōu)勢:學習成績好,熱愛班集體,關心班集體;有一定的組織能力和威信,善于團結同學等。班主任可以利用先進生的優(yōu)點,讓全班學生模仿,既發(fā)揮先進生的榜樣作用,讓全班同學都取得進步。
(二)后進生的教育工作
后進生通常指那些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成績暫時落后、不太守紀律的學生。后進生是一個相對概念,運用時應謹慎。
1.后進生的心理特征
后進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不適度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一個人要求受到他人、集體和社會尊重的感情。自尊心是一個人積極向上的內部動機,但后進生由于學習成績不佳,受到過多的指責與懲罰,自尊心得不到滿足而自卑,但呈現(xiàn)于外的卻是與眾不同的、畸變的自尊心。他們既不能容忍教師當眾的批評,往往應撐面子不肯輕易認錯,也不能容忍教師以恩賜的態(tài)度或對弱者批護的口吻對待他們。有時,為了滿足自尊好強的欲望,不惜采取種種不適當?shù)姆椒ㄒ郧蟮猛怀鲎约,例如在課堂上搞惡作劇等。
(2)學習動機不強
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后進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得到否定性評價,受到個別老師的冷落,得不到成功的喜悅,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看成一種沉重的負擔,從而導致學習動機的泯滅和枯萎。表現(xiàn)為經常逃學;討厭他們不喜歡的老師所講授的課程;遇到困難時不能堅持學習;缺乏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等。
(3)意志力薄弱
意志力是人們克服障礙、調節(jié)自己行為與思想情感的精神動力。后進生由于缺乏堅強的意志力,禁不起種種誘惑而做出違背公德和違反紀律的事。對已形成的不良習慣難以改正,即使改了,還可能舊病復發(fā)。
2.后進生的教育
做好后進生工作,在班主任的個別教育工作中處于首要地位。如果教育未盡到責任,使他們越變越壞,最后走向犯罪道路,那么將對社會造成極大的破壞力;如果把后進生教育好了,則可以把原來的“負值”轉化為“正值”。要做好后進生的教育工作,班主任應注意如下幾點:
(1)關心愛護后進生,尊重他們的人格
后進生特別需要溫暖和熱愛,因為他們經常遭到同學的白眼,家長的嫌棄。人格上得不到尊重,自然地他們會與教師、同學、家長處于對抗狀態(tài)。這時,班主任只能愛他們,并且愛得深、愛得真、愛得持久,才能改變他們對人對物的態(tài)度,從而產生不改正錯誤就對不起教師的心理,變教師的愛心、尊重為學生進步的動力。
(2)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習動機
可以從幾方面入手:強化學習動機,啟發(fā)自覺學習;利用原有的學習動機的轉移,使后進生產生學習的需要;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正確的是非觀;長善救失,班主任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后進生,善于利用“閃光點”作為推動后進生前進的動力和轉化的良好開端。任何學生都有積極的一面,班主任若能利用這些積極因素去克服消極因素,那必然會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相關推薦:
2013年教師資格考試小學教育學章節(jié)考核精要匯總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