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法干警招錄考試從2008年試點,2009年推向全國,如今已走到了第三個年頭,這項考試制度也已日趨成熟。2010年國家政法干警招錄工作方案實施以來,江蘇、湖北、四川、江西等省市帶頭發(fā)布了今年招錄培養(yǎng)基層政法干警的公告,時至今日,報名工作正陸續(xù)展開。在此河南基層政法考試也即將開幕之際,華圖教研中心為大家詳細提幾點針對性的復習建議,希望能助考生一臂之力。
一、考試概況
6月18日國家公布了《2010年政法干警招錄培養(yǎng)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2010年基層政法干警考試日期為7月31日至8月1日,考試時間比往年提前了1個月。同時,河南省今年的招錄計劃為1401人,比去年少招錄近千人,2010年招錄考試的公告和報考工作也將在近日展開,可想而知,今年河南省的招錄考試競爭程度將會比去年更加激烈。
政法干警的錄用程序與一般公務員相同,其考試公共科目和公務員考試也如出一轍,分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但在復習上我們要既有借鑒又要針對政法干警考試的大綱進行。
行測考試為120分鐘,滿分為100分;申論考試為150分鐘,滿分為100分。與公務員考試稍有不同的是,政法干警筆試試卷設"?祁"和"本碩類"兩種版本,分別適用于報考"?圃圏c班"的考生和報考"本科及法學碩士班"的考生,在試題類型、數(shù)量、難度等方面有所區(qū)分。這也符合政法干警招考招錄有序、公開公正、統(tǒng)考擇優(yōu)、定向培養(yǎng)的原則。
行測主要測查與基層政法機關工作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察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題型包括數(shù)量關系(數(shù)字推理、數(shù)學運算)、言語理解與表達(閱讀理解、邏輯填空即選詞填空、語句表達)、判斷推理(圖形推理、定義判斷、事件排序、類比推理、邏輯判斷)。除了不在此考查常識判斷,判斷推理涉及了北京、天津、上海、江蘇、浙江等地前幾年愛考的事件排序,需要考生酌情重視。
申論按學歷分為?祁惡捅敬T類。本碩類比?祁惗嗫疾煲粋提出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在把握內容主旨和精神的基礎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思路或解決方案,準確流暢、條理清晰地用文字形式表達出來。根據(jù)劃分,申論試卷可能出現(xiàn)兩種考察形式:給定資料相同但專科類與本碩類的作答要求不同和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祁惻c本碩類都不同。其中的第一種是對2010年國考申論考察形式的延續(xù),而2009年河南政法干警考試的申論就是對第一種形式的實踐。
二、備考策略
1.自我測評,了解實力是關鍵
通過對往年真題的分析,行測與普通公務員考試沒有太大區(qū)別,考生可根據(jù)公務員考試的內容來準備公共科目的行測和申論考試。
考生可以嚴格按考試時間,以本省(如果省考試卷結構和基層政法干警招錄考試大綱所屬相近)或國家近2年的行測、申論真題進行自測,一是初步把握行測和申論這2門考試內容和題型,二是了解自己的水平。整套模擬,然后針對自己的弱點題型,加強練習,尋找快速解此類題型的技巧。
2.夯實提高,專家指導進步快
提高答題技巧,梳理出知識體系,細化知識點,必須迅速走完了解-理解-記憶-運用的全過程。時間緊任務比較緊急。所以,華圖教研中心建議考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適當?shù)妮o導課程,在老師的幫助下,迅速掌握技巧和方法,找到公共課的重點,在課堂上通過講解,消化理解,統(tǒng)籌兼顧,讓自己的努力事半功倍!
3.運用技巧,錦上添花加速度
輔導教材和輔導班只是工具,上考場的是考生自己。所以必須要動手做真題,輔之以質量較高的模擬題。將老師講的答題技巧運用熟練,通過做題提高答題的速度和解題的能力。因為記憶點太多,可用一定的時間,將老師畫出的重點難點,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并總結有利于記憶的口訣,為背誦打下基礎,節(jié)省時間。
4.臨考實戰(zhàn),考試場上心不慌
行測的考場上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在不會的題目上浪費時間,會做的題目做不完。因此,考生在面對試卷時,不應將目標定為全部做完,而是應該放棄放棄對自己來說的難題,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對自己有把握的題。考生通過摸索,已經了解了自己不擅長、預備放棄的題目,也得到了自己做每一部分的參考用時,必然可以得出適合自己的答題方法和答題順序(總的原則是先易后難,先完成自己較擅長的部分)。在最后的三天里,要加強全真模擬,用套題來尋找答題的感覺,創(chuàng)造良好的應試狀態(tài)。
最后,不同于公務員考試,政法干警的考生在復習公共課的基礎上,還要兼顧教育入學考試,如文化綜合考試(歷史、政治、地理)、民法學或專業(yè)課等,畢竟每門課的分值都占了"半壁江山",考生在理解記憶的基礎上,要迅速整理出自己的觀點,形成自己的"認知結構圖",并轉化為答題思路。祝大家成功!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