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一輛輛摩托車在廈門各大加油站“碰壁”—— 因為無牌無證,被拒絕加油。據悉,這是廈門首次在全市所有的國字頭、民營加油站執(zhí)行嚴厲新規(guī),新規(guī)由廈門市安委會辦公室轉發(fā) 《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加油站安全監(jiān)管的緊急通知》,6月9日印發(fā)并開始執(zhí)行。
廈門公交縱火案傷亡慘重,全國各地都開展地毯式的安全排查。此時此刻,廈門出臺嚴厲新規(guī),實行購罐裝汽油“實名制”,有其合理之處。
汽油不同于菜刀,也不同于口罩,除需要加油的車輛以外,與大多數普通民眾生活并無多大聯(lián)系。另外,罐裝汽油體積小、便于攜帶、燃燒迅速,本身即屬于危險品,近年來屢屢成為一些泄憤之人報復他人和公眾的工具。4年前的成都公交車縱火案,上個月東莞的煙酒商鋪縱火案,還有各地無數見諸報端的傷害事件,都讓社會付出慘重代價。廈門公交縱火案中還有個細節(jié),就是嫌疑人輕易購得罐裝汽油,并毫無障礙地帶上車,乘客有所覺察,卻無人警覺和制止,導致慘案發(fā)生。案發(fā)后,就有要求加強汽油管理的聲音。如果說“油庫重地,嚴禁煙火”是廣大民眾早已熟知并普遍認同的安全常識,那么購汽油“實名制”就是在給縱火類案件設一道坎,令罐裝汽油不再那么唾手可得。
我們還應該看到,實名制加詳細資料主要是針對罐裝汽油,確因生產活動需要,持相關證明依然可到就近指定的加油站罐裝購買。而報道中所說未能及時加油的車輛多為無牌無證,且不說無牌無證本身就要補齊手續(xù),新規(guī)施行之后可能會一時不適應,假以時日,相信市民會對汽油“實名制”多一些理解和支持。
每一項新規(guī)施行都有其背景和含義,也有一定的磨合期,民眾可以討論可以幫助完善,在公共安全和個人生活之間找到最佳的平衡點。誠然,實名制并不能根治一切問題,但是購罐裝汽油“實名制”無疑具備未雨綢繆之良好初衷。如果說口罩實名制等是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飽受詬病,需要改正的話,那么不厘清新規(guī)條文和事實,無視汽油這個危險品的特殊性,只顧揮舞大棒,一律討伐之,是否也在走向另一個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