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中素有一種說法:“得綜合分析者得天下”,而在綜合分析這個模塊里面,社會現象類的題目是重中之重,下面專家將社會現象類題目中考生常見的問題整理出來,以饗讀者。
第一問:社會現象類題目都是出自哪里?
面試當中的社會現象類題目的材料一般都來源于現實中的熱點,而且基本是時下引起廣泛關注的熱點。涉及到的范圍一般為社會民生、政治、經濟、文化、生態(tài)等,近兩年民生問題尤其引起關注。社會現象類題目一般考察考試前半年內發(fā)生的熱點話題,比如三聚氰胺事件發(fā)生以后,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就屢屢出現在面試當中,如果考生能夠對于食品安全的熱點材料事先做過充分的準備,那么必當胸有成竹、有備無患。考生在平時備考的時候可多關注主流期刊網站比如人民網、新華網、《半月談》、《人民日報》、近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等等。
第二問:面對社會現象類的題目感覺無處著手,怎么辦?
社會現象類的題目試題來源廣泛,很多考生對相關的背景材料不熟悉,再加之臨場緊張等心理因素,感到社會現象類的題目非常難,出現這種情況非常正常?忌趥淇嫉臅r候首先要保持對熱點話題的關注度和敏感度,爭取對見到的每一個熱點話題都有所了解,這樣見到問題方能有話可說,適當背誦些有深度的評論語言作為積累如果在答題的時候用上有錦上添花的作用。
為了以防在考試中出現大腦一片空白的情況,準備些社會現象類題目的答題思路還是非常有必要的,拿到一個社會現象類題目,首先要找到題眼也就是扣題,比如題目中問的是談談對于國學熱的看法,就要找到國學熱流行的背景,接下來分析這個現象,如果認為這個現象是好的,就著重談國學熱帶來的影響,如果認為這個現象是不好的,就著重談它產生的原因,如果認為這個現象有利有弊,就分別談下它的合理性和不合理性,影響和原因談過之后接下來就是怎么辦也就是找對策了,最后要結合自身崗位或政策理論進行話題升華。以上為現象類基本的答題思路:扣題—分析—對策—升華。
第三問:回答社會現象類的題目時怎樣避免過于模板化?
很多考生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社會現象類題目的答題思路,于是產生了一個常見的問題:每次答題說的話都很相似,會不會被考官認定模板化痕跡過重而造成低分?如今公務員面試反培訓反模板的傾向愈演愈烈,這里面有幾個小技巧幫助考生避免模板化答題。
第一,乾坤大挪移。所謂乾坤大挪移,就是把以往的答題順序進行適當調整,比如先去分析原因逐層深入再轉向扣題述背景,再比如如果沒有找到合適的升華的語言就可以把升華這塊去掉,動不動結合自身崗位展望未來考官聽多了會吐的。
第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如今的公務員考試側重于考察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如果考生在回答社會現象類的題目的時候能夠理論聯(lián)系自身工作實際的話會成為答題亮點,為自己加分不少。比如食品安全問題,考生若之前做過質檢工作便能夠從專業(yè)角度答題,若做過媒體工作也可以聯(lián)系媒體工作經歷對食品安全問題宣傳報道,引導人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認知,這些東西都是考生個性化的答案,鮮有雷同。
第四問:怎樣在極短的時間內組織出漂亮的答案?
面試中思索的時間極短,而社會現象類的題目涉獵的內容廣泛,所以略加思考便出口成章、妙語連珠是每個考生的終極夢想。筆者認為:欲達非常之目的得有非常之手段。
第一,有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底氣。功底是支撐起漂亮答案的基礎,思考的深度、語言的精準這些都有賴于平時的積累,非一蹴而就之功。這樣的底氣需要備考的時候多思考、多訓練。
第二,先求質、再求量。有些考生因為時間短任務重便片面追求答題數量,這樣做有一定效果但離拿到高分還有一定差距。筆者建議,拿到一道社會現象類題目的時候首先模擬真實考試情景答一遍,然后將自己的答案整理出來,接下來查閱資料將這個題目放到某個熱點當中提升思維高度,或請教高手指出問題、充實自己的答案后再次作答,比較出兩次答題的差距多做思考、舉一反三,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必有質的飛躍。
以上是公務員考試當中考生面對社會現象類題目最常見的四大問題,希望能夠給予考生最為詳盡全面專業(yè)的面試備考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