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wù)員面試過程有許多技巧可言,廣大考生如果能夠有效掌握面試中的技巧,在公考大軍中就會更容易脫穎而出,贏得公考面試。下面,知鳥•人事考試網(wǎng)的面試專家就“以退為進”技巧為廣大考生進行闡釋。
俗話說“收回的拳頭才打得痛”,在考場上,考生的以退為進或者以守為攻,會幫助考生化劣勢為優(yōu)勢。
一位考生在擠公共汽車去面試的路上,擠掉了西服的扣子,到考場后來不及補救也沒辦法補救,于是他就硬著頭皮走進了考場。面試中一位考官打量了他好幾眼之后詢問他公務(wù)員的形象應(yīng)該是怎樣的,對于這樣一個擊中其要害的問題,該考生做了“以退為進”的回答,他說:“國家公務(wù)員的形象代表著政府部門的形象,必須是莊重嚴肅符合禮儀要求的。我參加這個職位的面試,應(yīng)該從此刻開始,自覺地以國家公務(wù)員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很抱歉,在公共汽車上我的西服扣子被擠掉了,嚴重影響了國家公務(wù)員的形象,因此扣我一個月工資都是應(yīng)該的!”
該考生的回答,“退”在于主動認錯,并提出建議:扣一個月工資;其“進”在于要處罰他就先錄取他做國家公務(wù)員——多么巧妙的回答。
當考官突然提出難以回答的問題時,考生不妨“以難制難”,以其提問方式對其反問,從而化解自己的窘迫。因為考官提這種問題并不是為了難倒考生或難為考生,正是這種問題才可以充分表現(xiàn)考生的應(yīng)變能力與卓越的才識和魅力。
1927年浙江省某縣選錄縣長,朱懋祺前去應(yīng)考,在順利通過筆試后進入面試。主考官朱家驊一言不發(fā),觀察著考生流利自如地回答其他兩名考官提出的問題,末了主考官朱家驊向考生提出一個刁鉆的問題意欲試探考生的水平到底有多高,他問:“《總理遺囑》朝會、紀念周都要誦讀,無不爛熟,請你回答一共有多少字?”考生朱懋祺自知難以回答如此脫離常規(guī)的問題,既如此,與其回答不出被考官輕視,還不如大膽“以難制難”反問之:“主考官的尊姓大名,天天目睹手寫,也已爛熟,請問共有幾筆?”結(jié)果是主考官朱家驊十分賞識這樣的回答,欣然錄用了他。
這個例子盡管不是公務(wù)員考錄的例子,但其一樣可以給考生以啟發(fā),對于考官的“發(fā)難”,可以如法炮制,做巧妙的應(yīng)答。
“以退為進”本身也是有一定技巧的,它不是單指“退”,比如坦然承認自己的錯誤等,“退”只是手段,而最終目的還是在于“進”——讓考官接納你。
因此“退”有幾個原則:
(1)可能“進”的時候,不“退”。(考生有時也須這樣,但這不是“以退為進”要談的)。
(2)在考官意想不到的時候“退”往往比“進”的可能性和效果要好一些。出奇兵方能制勝!
(3)原則性的問題不宜采用這個技巧。如果考官問考生是否適合這個職位,考生也以退為進,回答說:“現(xiàn)在不合適,但錄取我后,我會努力使自己做好這份工作的。”這樣的“以退為進”最終將只留給考官“退”的印象。
相關(guān)推薦:公務(wù)員考試考場面對面:考生如何聽題以及答題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