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善陳光標說死后把財產都捐出去,你怎么看?
【試題類別】綜合分析類
【考查要素】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解析】
有著“中國首善”之稱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說:“當即將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能夠把財富歸還世界,是一種高尚和偉大。”所以,“在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將不是捐出一半財富,而是向慈善機構捐出自己的全部財產�!�
陳光標這一說法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自1994年中華慈善總會成立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yè)得到了較快發(fā)展,慈善組織數(shù)量有所增加,覆蓋面不斷擴大,受益人數(shù)不斷增加,募集的資金逐年增加。但是我國慈善覆蓋領域仍然較小,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仍不完善,所以,當陳光標提出死后將全部財產捐出,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思考。
首先,這一做法能夠起到非常好的帶動效應和社會示范效應,能夠給更多的人以驚醒,讓更多的人意識到慈善的重要性,能夠有效地帶動我國慈善事業(yè)的發(fā)展。
其次,由于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經(jīng)濟取得了迅猛發(fā)展,出現(xiàn)社會貧富差距較大的問題。慈善事業(yè)本來就屬于社會分配的第三個層次的分配,有利于消除我國的貧富差距,實現(xiàn)共同富裕,同時這也是改善民生的一項非常好的舉措。所以陳光標這一做法值得我們鼓勵,也希望在陳光標的帶動下,能有更多的人關注慈善,投身于慈善,能為更多需要幫助的人以關懷,提升我國國民的整體生活水平。
再次,這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道德理念的一種弘揚�!爸藶闃贰币恢笔俏覈膬�(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陳光標的這一舉措再次引起了人們對傳統(tǒng)道德的關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和文化氛圍。
最后,陳光標的事件也不得不讓我們反思,我國慈善事業(yè)的現(xiàn)狀,以及面臨的困境,如覆蓋范圍和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的保障還不完善。所以我們在發(fā)展慈善事業(yè)的同時,一定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進行相應的制度建設,對資金流向合理規(guī)劃,保障善款善用,做到公開透明,讓人民群眾及捐贈方有充分的知情權。第二,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鼓勵人民積極參與慈善事業(yè),為慈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慈善與金錢的數(shù)量無關,大家可以盡自己所能,為他人、為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第三,完善立法,如適當向國外學習“開征遺產稅”,運用稅收扛稈調節(jié),縮小貧富差距。
總之,作為一名即將走向工作崗位的新人,我也要為我國的慈善事業(yè)盡自己的一份力,給需要幫助的人以支持,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祖國大家庭的溫暖,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能和諧,國家才能和諧。
2.江蘇一富二代不靠家人資助,自己貸款上學,你怎么看?
【例題類型】綜合分析題之社會現(xiàn)象類
【考查要點】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解析】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展,人們都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其中一部分人在創(chuàng)業(yè)的浪潮中,憑借著自己的實力和毅力,打拼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而他們的子女多數(shù)都是80后出生,可以繼承上億家產,因此他們也被冠以“富二代”這個稱呼�!案欢边@個詞多數(shù)指的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最早一代民營企業(yè)家“富一代”們的子女,如今他們靠繼承家產,擁有豐厚財富。
對于富二代,人們褒貶不一,有的人希望自己能夠像父輩一樣闖出自己的天地,有的人則還認為自己的實力不夠,不足以獨立生活,也不愿接受父輩的事業(yè),因此,這些人當中一部分人還是具有上進心和進取心,想要依靠自己的努力過上幸福的生活。
對于題目中的所述的情況,我們不能全面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而是要辯證統(tǒng)一地看待。
第一、這個“富二代”不靠家人資助,自己貸款上學,體現(xiàn)了富二代的獨立性和拼搏性,這個我們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認可,這也表明了現(xiàn)在的80后,特別是“富二代”并不完全都是依靠自己的家庭背景過著奢華的生活。一個人的成功,不僅僅決定于他的外因,外因只是條件,內因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只要他想成功,有自己的獨立意識,有奮發(fā)有為的狀態(tài),拼搏向上的精神,不畏艱難,一定會取得最后的成功。
第二、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也要看到它的另一面,“富二代”家庭經(jīng)濟基礎雄厚,而大學里設置的貸款機制,是為了保證更多的窮人家的孩子有學上,而且名額有限,需要有特困證明。如果該“富二代”自己貸款上學,盡管有一定的獨立意識,但是他還是占用了一定的資源,可能會導致其他的貧困學生沒有申請到貸款的機會。
第三,“富二代”能夠拿到貸款,這也說明學校的助學貸款機制存在一定的問題,在貸款規(guī)范、審批流程、貸款發(fā)放標準、資金監(jiān)督等方面可能都存在漏洞,使得這位不符合助學貸款條件的“富二代”能夠拿到貸款。
第四,國家對于“富二代”的這種行為應該給予肯定,但是更應該做到的是完善學校有關貸款方面的機制,同時要鼓勵“富二代”依靠自己的能力不斷地進行實踐,增強自己的實力,做好內功,這樣,才能真正改變人們對“富二代”的偏激看法,我們的社會才會真正的和諧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