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008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wù)報表中應(yīng)確認(rèn)的商譽(yù)=5000-5600×80%=520(萬元)。
2009年12月31日合并財務(wù)報表中應(yīng)確認(rèn)的商譽(yù)=5000-5600×80%=520(萬元)。
(4)
�、�2008年
2008年12月31日P公司對S公司長期股權(quán)投資經(jīng)調(diào)整后的金額=5000+800-320+400=5880(萬元)。
借:股本——年初 3500
——本年 0
資本公積——年初 2100
——本年 500
盈余公積——年初 0
——本年 101.5
未分配利潤——年末 498.5
商譽(yù) 520
貸:長期股權(quán)投資 5880
少數(shù)股東權(quán)益 1340
未分配利潤=(1015-101.5-400)-20+5= 498.5(萬元)。
少數(shù)股東權(quán)益=(3500+0+2100+500+0+101.5+498.5)×20%= 6700×20%=1340(萬元)。
借:投資收益 80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200
未分配利潤—年初 0
貸:提取盈余公積 101.5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4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498.5
�、�2009年
2009年12月31日P公司對S公司長期股權(quán)投資經(jīng)調(diào)整后的金額=5000+610+880+60+990-270=7270(萬元)。
借:股本——年初 3500
——本年 0
資本公積——年初 2600
——本年 0
盈余公積——年初 101.5
——本年 111.5
未分配利潤——年末 1187
商譽(yù) 520
貸:長期股權(quán)投資 7270
少數(shù)股東權(quán)益 750
未分配利潤=498.5+[(1115-111.5-300)-20+5]= 1187(萬元)。
少數(shù)股東權(quán)益=(3500+0+2600+0+101.5+111.5+1187)×10%=750(萬元)。
借:投資收益 990
少數(shù)股東損益 110
未分配利潤——年初 498.5
貸:提取盈余公積 111.5
對所有者(或股東)的分配 300
未分配利潤——年末 1187
(5)
�、�2008年
借:營業(yè)收入 600
貸:營業(yè)成本 600
借:營業(yè)成本 80
貸:存貨 8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
貸:所得稅費用 20
② 2009年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80
貸:營業(yè)成本 80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20
借:所得稅費用 20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20
(6)
�、�2008年
借:營業(yè)外收入 24
貸:固定資產(chǎn)——原價 24
借:固定資產(chǎn)——累計折舊 1.2(24÷5×3/12)
貸:管理費用 1.2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5.7 [(24-1.2)×25%]
貸:所得稅費用 5.7
② 2009年
借:未分配利潤——年初 24
貸:固定資產(chǎn)——原價 24
借:固定資產(chǎn)——累計折舊 1.2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1.2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5.7
貸:未分配利潤——年初 5.7
借:固定資產(chǎn)——累計折舊 4.8(24÷5)
貸:管理費用 4.8
2009年12月31日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余額=(24-1.2-4.8)×25%=4.5(萬元),200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余額為5.7萬元,2009年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發(fā)生額(貸方)=5.7-4.5=1.2(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1.2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 1.2
相關(guān)推薦: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