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脾經的郄穴是
A.外丘
B.粱丘
C.中都
D.地機
E.金門
答案:D
解析:地機為脾經郄穴,外丘為膽經郄穴,梁丘為胃經郄穴,中都為肝經郄穴,金門為膀胱經郄穴。
72.髀樞至膝中的骨度分寸是
A.14寸
B.15寸
C.16寸
D.18寸
E.19寸
答案:E
73.分布于胸腹第一側線的經脈是
A.足太陰牌經
B.足少陰腎經
C.足少陽膽經
D.足陽明胃經
E.足厥陰肝經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側線經脈是足少陰腎經,第二側線為足陽明胃經,第三側線為足太陰脾經,第四側線為足厥陰肝經。
74.位于腕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橈側凹陷巾中的腧穴是
A.列缺
B,大陵
C.神門
D.太淵
E.內關
答案:C
75.治療昏迷,高熱,應首選
A.四縫
B,曲池
C.八邪
D.合谷
E.十宜宣
答案:E
解析:十宣穴主治昏迷、癲癇、高熱、咽喉腫痛。
76.循行于腹中線旁開2寸,胸中線旁開4寸的經脈是
A.手太陰肺經
B.足陽明胃經
C.足少陰腎經
D.足太陰脾經
E.足厥陰肝經
答案:B
解析:胸腹部第一側線經脈是足少陰腎經,第二側線為足陽明胃經,第三側線為足太陰脾經,第四側線為足厥陰肝經。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十二經脈胸腹部循行規(guī)律。
77.患者,男,52歲。嘔吐清水,胃部不適,喜熱畏寒,身倦,便溏,小便可,舌苔白,脈遲。治療除取主穴外,應加用的腧穴是
A.上脘、胃俞
B.肝俞、太沖
C.腎俞、太溪
D.脾俞,丘墟
E.胃俞、血海
答案:A
解析:寒客胃脘嘔吐,取上脘灸之可溫胃散寒,背俞穴胃俞配中脘可奏通降胃氣之功。
78.患者,男,22歲。頭痛,以前頭部為主,疼痛陣作,捕如錐刺,每當受風或勞累時疼痛加重,舌苔薄,脈弦。治療應首選
A.后頂、天柱、昆侖、阿是穴
B.百會、通天、行間、阿是穴
C.上星、頭維、合谷、阿是穴
D.通天、頭維、太沖、阿是穴
E.頭臨泣、目窗、前頂、阿是穴
答案:C
解析:前頭屬陽明,遠取陽明經穴合谷與病部近取配,旨在疏通經絡之氣,含通則不痛之意。
79.患者,女,72歲。1小時前,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日合口張,遺尿,汗出,四肢厥冷,脈細弱。治療應首選
A.背俞穴,灸法
B.任脈經穴,灸法
C.督脈經穴,灸法
D. 足陽明經穴,灸法
E.足厥陰經穴,毫針瀉法
答案:B
解析:任脈為陰脈之海,用大艾炷重灸,可以回垂絕之陽,治療中風脫癥。
名師點撥:此題考點為中風脫癥的證治。
80.患者,女,43歲。眩暈半年,加重1周,伴神疲乏力,面色白,時有心悸,夜寐欠安,舌淡,脈細。治療應首選
A.風池、肝俞、腎俞、行間
B.中脘、內關、解溪、頭維
C.白百會、上星、風池、豐隆
D.百會、人陽、印堂、合谷
E.脾俞、足三里、氣海、百合會
答案:E
解析:本證為氣血不足眩暈,治以培補脾胃為主,取脾俞、足三里能運化水谷,生精化血,以資生化之源。百會、氣海屬任督兩脈,二穴能補氣以運血,使髓海得以充養(yǎng)而眩暈自止。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6年執(zhí)業(yè)醫(yī)師實踐技能考試集中注意力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