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9年初級中藥師考試《專業(yè)知識》考點匯總
中藥炮制的目的
中藥炮制是根據中醫(yī)藥理論,依照臨床辯證施治用藥的需要和藥物自身性質,以及調劑、制劑的不同要求,將中藥材制備成飲片所采取的一項制藥技術。
炮制方法
中藥炮制的目的:
1.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2.改變或緩和藥性
3.增強藥物療效
4.改變或增強藥物作用的趨向
5.改變藥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制劑和調劑
7.潔凈藥物,利于貯藏保管
8.矯味矯臭,利于服用
1.降低或消除藥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1)通過凈制
、偃コ拘圆课唬禾I蛇去頭(頭部毒腺中含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經毒,溶血性毒及凝血性毒)。
②去除刺激性非藥用部位:枇杷葉刷去毛(“毛能射人肺,令咳不止”)。
、鄢ビ卸倦s質:八角茴香中混入莽草,黃芪中混入狼毒,貝母中混入光菇子;礦物藥中的有害礦石。
(2)通過炮制
、俑邷丶訜幔河卸境煞志哂胁煌哪蜔嵝;
加熱破壞巴豆、蓖麻子中的毒蛋白;
麩炒或炒焦降低蒼術中過量的揮發(fā)油;
加熱使斑蝥毒性成分斑蝥素升華。
川烏、草烏、白附子、附子等烏頭屬植物毒性成分主要為雙酯型生物堿。
減毒方法:水浸、水漂后蒸、煮或加入輔料(如生姜、豆腐、甘草等)蒸、煮。
原理:雙酯型烏頭堿→單酯型烏頭堿→烏頭原堿。
巴豆毒性:主要毒性成分巴豆素,巴豆油是既有毒,又有效成分(40%~60%)。
減毒方法:加熱后,壓榨去油。
原理:加熱使巴豆毒素變性,壓榨降低巴豆油的含量。
、谒幚頊p毒:
雄黃水飛:一是使毒性成分溶于水除去,二是通過棄去雜質的操作除去重金屬等有害物質。
③炮制降低副作用:
柏子仁:去油制霜,消除滑腸通便的副作用,用于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的病人。
2.改變或緩和藥性
中藥藥性:四氣(寒、熱、溫、涼)
五味(辛、甘、酸、苦、咸)
如過寒傷陽,過熱傷陰,過酸損齒傷筋,過苦傷胃耗液,過甘生濕助滿,過辛損津耗氣,過咸助痰濕等。
(1)改變藥性
生甘草:長于清熱解毒、清肺化痰,常用于咽喉腫痛、痰熱咳嗽、瘡癰腫毒等癥;
炙甘草:善于補脾益氣、緩急止痛,常入溫補劑,取其甘溫益氣之功;
炮制后,藥性由涼轉溫,功能由清轉補。
(2)緩和藥性
麻黃:蜜炙緩其辛散之性。且煉蜜可潤燥,故而止咳平喘增強。
“甘能緩”、“炒以緩其性”:
黃連:生品苦寒,易傷脾胃,姜炙后,不僅緩其苦寒之性,而且增強和胃止嘔作用。
3.增強藥物療效
一般而言,炮制提高中藥療效方法有:
(1)增加溶出、提高療效
(2)輔料協同、增強療效
(3)制備新藥、擴大療效
(4)減少損失、保存療效
(5)其他
決明子、萊菔子、芥子、蘇子、青葙子:果實種子類藥物,炒制后表皮爆裂,有效成分易于溶出(“逢子必炒”);
自然銅、代赭石、爐甘石:礦物藥煅制后,質變酥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逢石必搗”)。
動物藥鱉甲砂燙醋淬后,其蛋白溶出率增大;
延胡索醋炙后,其不溶或難溶性生物堿變成溶于水的生物堿鹽,大大提高鎮(zhèn)痛效果;
黃芩蒸制,殺酶保苷;
血余、棕櫚煅炭,產生止血散瘀之功;
黑豆干餾成黑豆油,一藥多用。
4.改變或增強藥物的作用趨向
中醫(yī)對藥物作用的趨向以升、降、浮、沉來表示。中藥通過炮制,可改變其作用趨向。
“生升熟降”:
萊菔子:生萊菔子,升多于降,用于涌吐風痰;炒萊菔子,降多于升,用于降氣化痰,消食除脹。
“酒炙引藥上行”:
大黃:生品苦寒、沉降,走而不守,直達下焦;酒炙借酒升提之性,作用上焦。
5.改變藥物的作用部位或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
中醫(yī)對藥物對于疾病的部位通常以經絡臟腑來歸納(歸經)。中藥通過炮制,可引藥入經,改變藥物作用部位,也可增強對某部位的作用。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醋制入肝經、蜜制入脾經、鹽制入腎經
柴胡、香附:醋制引藥入肝;
小茴香、益智仁、橘核:鹽制引藥入腎。
6.便于制劑和調劑
(1)藥物切制成一定規(guī)格的片、絲、段、塊后,既便于制劑及調劑配方,又利于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
(2)質地堅硬的礦物類、甲殼類及動物化石類藥材很難粉碎,不便制劑和調劑,如砂燙醋淬鱉甲,砂燙馬錢子,蛤粉燙阿膠,火煅醋淬自然銅、代赭石。
7.潔凈藥物,利于貯藏保管
桑螵蛸:經蒸制可以殺死蟲卵利于貯藏而保存藥效。
黃芩、苦杏仁:含苷類成分的藥物,經蒸制可起殺酶保苷作用。
8.矯臭矯味,利于服用
動物類藥物(如紫河車、蘄蛇),樹脂類藥物(如乳香、沒藥)或其他有特殊不快氣味的藥物,往往為病人所厭惡,難以口服,或服后有惡心、嘔吐、心煩等不良反應。為了利于服用,常將此類藥物采用漂洗、麩炒、酒制、醋制、密制等方法處理以達到矯臭、矯味的效果。
衛(wèi)生資格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衛(wèi)生資格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