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厥 syncope
昏厥(syncope)是一種突發(fā)性、短暫性、一過性的意識喪失而昏倒,系因一時性,廣泛性腦缺血、缺氧引起,并在短時間內自然恢復。
[發(fā)病機理]
昏厥的產生可由于心輸出量的明顯減少,或心臟瞬時停搏。大循環(huán)中周圍血管阻力下降,或由于局部腦供血不足所致。當人體站立時,心輸出量停止1~2秒鐘,就會有頭昏無力感,3~4秒鐘卻可發(fā)生意識喪失。
當人體站立時,人體的縱軸與地心引力的方向一致,由于引力對人休流體靜力壓的作用,使腦血流量下降,300~800ml血液灌注下肢,影響靜脈回流,使心搏出量下降,此時通過頸動脈竇和主動脈弓壓力感受器的反射作用等,使血管運動中樞抑制沖動降低,交感神經張力增加,引起加壓反射,使周圍血管收縮,血壓即上升以及心率加速、心臟收縮增加、心輸出量增加,以維持正常的腦血流供應。當上述自動調節(jié)的任一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一時性障礙時即有可能引起昏厥,故昏厥也多在直立位時發(fā)生。
[病因]
一、心源物昏厥。由于心律失常,心肌梗塞等原因引起心搏出量急驟降低所致。特別常見于房室傳導阻滯,室性陣發(fā)性心動過速等,臨床表現(xiàn)為突然昏厥,面色蒼白,引至出現(xiàn)癲癇樣抽搐。主動脈瓣狹窄和肺動脈高壓可使心臟搏出量減低,臨床表現(xiàn)除昏厥外甚可有心絞痛,肺動脈狹窄時還可有呼吸困難和紫紺現(xiàn)象。左心房粘液瘤和二尖瓣狹窄而梗阻引起的昏厥,常發(fā)生在體位改變時,使粘液瘤或栓子嵌頓在二尖瓣口,造成二尖瓣口阻塞,使心輸出量中斷,導致昏厥。
二、反射性昏厥。這是一種常見的昏厥,(一)由于迷走神經張力增高,導致心臟搏動抑制和全身周圍血管擴張,心臟輸出量降低而引起昏厥者常發(fā)生在恐懼、焦慮、暈針、情緒緊張,外傷,通氣不良,長時間的站立等。(二)體位性暈厥,多在臥位轉成直立時發(fā)生,常見于應用某些藥物,如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吩噻嗪類,降壓藥等,或某些疾病時如糖尿病性神經病變等。(三)頸動脈竇過敏性昏厥。頸動脈竇過敏者可發(fā)生竇性心動過緩、心臟收縮力減弱或周圍血管擴張,多為頸動脈竇部位血管硬化,鄰近部位的炎癥、外傷或腫物等因素有關,此類昏厥可自發(fā),也可因衣領過緊或/和轉頭時衣領或/和頸椎橫突刺激頸動脈竇而被誘發(fā)。
三、排尿性昏厥。在排尿時或排尿后突然發(fā)生,多見于男性,尤易于夜間起床排尿或蹩尿過長時出現(xiàn)。夜間睡眠時,肌肉松弛,血管擴張,身體突然從臥位到站立時,加之排尿進腹壓急驟下降,而血管運動調節(jié)反射功能遲緩時即可導致血壓下降,昏厥發(fā)生。
四、腦源性昏厥。由于顱內外腦血管病變或血管運動中樞本身受損引致的昏厥。多見于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無脈癥、鎖骨下動脈盜血癥、腦動脈硬化癥和高血壓性腦病,還有頸椎病由于骨質增生,當轉頭時受到椎骨刺或外界壓力的突然壓迫,以及頸內動脈扭曲的突然加劇亦可致病。腦干病變,如腫瘤、炎癥,變性等,都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延髓血管運動中樞而產生昏厥,常有定位體征可供診斷。
五、其它昏厥。常見于有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或伴有肺氣腫者,在劇烈咳嗽之后意識喪失,當呼吸重新恢復后清醒,這是因咳嗽引起胸腔內壓力升高。使靜脈回流不暢,心輸出量下降而導致昏厥。屏氣性昏厥,持續(xù)用力屏氣也可產生昏厥,機理同上。失血失水性昏厥,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失血失水,有效循環(huán)量急驟減低所致,高山適應浪和低血糖性昏厥,系由于吸入空氣中氧含量和血糖含量不夠所致。
[診斷及鑒別診斷]
一、病史特點:(一)除向患者直接了解病史外,亦需請目睹者提供當時情況,包括詢問昏厥前的情況,有無先兆等;昏厥時意識障礙的程度和持續(xù)時間的長短,以及當時的面色、脈搏、有無尿失禁及肢體抽動等;和意識恢復后的主觀不適等。(二)注意昏厥發(fā)作的誘因,如單純性昏厥常有悲哀、恐懼、焦慮、暈針、見血、創(chuàng)傷、劇痛、悶熱、疲勞等刺激因素;心源性昏厥多見于運動過度或用藥不當;還要注意有否排尿、便、咳嗽、失血失水等誘因。(三)注意發(fā)作時的體位及頭位,直立性低血壓性昏厥多發(fā)生于從臥位轉為立位時,頸動脈竇過敏性昏厥多發(fā)生于頭位突然轉動等。(四)注意昏厥發(fā)作時的速度和時間,如反射性昏厥一般起病略緩,時間短暫;心源性昏厥一般起病突然,時間長短不一;腦源性昏厥一般起病較緩慢,時間長短不一。(五)注意昏厥發(fā)生時的臨床表現(xiàn),一般突然意識喪失、摔倒、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無抽搐,無外傷及舌咬傷和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