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電解質(zhì)溶液 常用 5% 及 10% 葡萄糖溶液。 由于葡萄糖液輸入人體后逐漸被氧化為二氧化碳和水,可視為無(wú)張力的液體。 主要作用是補(bǔ)充水分與部分能量。
2.電解質(zhì)溶液 補(bǔ)充所丟失的體液、所需的電解質(zhì)、糾正體液的滲透壓和酸、堿平衡失調(diào)。
(1) 0 .9% 氯化鈉溶液(生理鹽水):為等張液。 鈉與氯含量各為 154mmol/L。
(2) 復(fù)方氯化鈉溶液:作用與生理鹽水基本相同。
(3) 堿性溶液:
、 碳酸氫鈉溶液。 1.4 % 碳酸氫鈉為等滲溶液,市售 5% 碳酸氫鈉為高滲溶液,一般應(yīng)稀釋成等滲液后使用,在搶救重度酸中毒時(shí),可不稀釋而直接靜脈推注;
、 乳酸鈉溶液。 需在有氧條件下經(jīng)肝臟代謝產(chǎn)生 HCO3-而起作用,在肝功能不全、缺氧、休克、新生兒期以及乳酸潴留性酸中毒時(shí),不宜使用。 1.87% 乳酸鈉為等滲溶液,市售為11.2% 乳酸鈉溶液。
(4) 10% 氯化鉀溶液:補(bǔ)充鉀。 靜脈滴注時(shí)稀釋為 0.2 %~0.3% 濃度。 不可靜脈直接推注,須緩慢靜脈滴注,時(shí)間不少于 6 小時(shí)。 過(guò)快,有發(fā)生心肌抑制而死亡的危險(xiǎn)。 尿少或尿閉時(shí)應(yīng)禁用。
3.混合溶液
(1) 靜脈用混合液:
、 1:1 溶液:即1份生理鹽水和 1 份 5%~10% 葡萄糖液配制而成,為 1/2 張液,常用于輕、 中度等滲性脫水;
、 2:1 溶液:即2份生理鹽水和1份1.4% 碳酸氫鈉(或 1.87% 乳酸鈉)組成,為等張液,常用于低滲性脫水或重度脫水;
、 2:3:1 溶液:即 2 份生理鹽水、 3 份5%~10% 葡萄糖液和 1 份 1.4% 碳酸氫鈉,為 1/2 張液,用途同1:1液;
、 4:3:2 溶液:即4份生理鹽水、3 份5%或10%葡萄糖液和2份1.4%碳酸氫鈉,為2/3 張液,常用于中度脫水或低滲性脫水。
(2) 口服補(bǔ)液鹽溶液(簡(jiǎn)稱 ORS 溶液):其配制為氯化鈉 0.35g、碳酸氫鈉 0.25g、氯化鉀 0.15g、葡萄糖 2g,以溫開(kāi)水 100ml 溶化后分次口服。 為 2/3 張溶液。 可用枸櫞酸鈉(0.29g )代替碳酸氫鈉。
A1 型題
1.2 ∶ 1 液的成分中以下哪項(xiàng)正確(A)
A.2 份生理鹽水:1份 1.4%碳酸氫鈉 B.2份1.4%碳酸氫鈉:1份生理鹽水 C.2 份 5% 葡萄糖溶液: 1 份生理鹽水
D.2 份 10% 葡萄糖溶液: 1 份 1.4% 碳酸氫鈉 E.2 份 5% 葡萄糖溶液: 1 份 1.87% 乳酸鈉
2.下列液體,哪種是等滲電解質(zhì)溶液(C)
A.5% 葡萄糖 B.5% 碳酸氫鈉 C.0 .9% 的氯化鈉 D.10% 的氯化鉀 E.11.2% 的乳酸鈉
3.靜脈點(diǎn)滴氯化鉀的濃度一般為(A)
A.0 .15%~0 .3% B.0 .5 %~1% C.0 .6% D.1%~1.5 % E.1.5%~3 %
4.下列哪種液體最適合于重度脫水補(bǔ)充血容量,糾正脫水、休克(C)
A.0 .9% 氯化鈉 B.5% 碳酸氫鈉 C.2:1 等滲液 D.10% 葡萄糖液 E.3:2:1 液
5.常用 4:3:2 溶液的張力為(D)
A.1/2 張 B.1/3 張 C.1/4 張 D.2/3 張 E.等張
6.口服補(bǔ)液鹽(ORS ) 液的張力為(E)
A.1/5 張 B.1/4 張 C.1/3 張 D.1/2 張 E.2/3 張
A2 型題
1.在小兒腹瀉的治療中需配制 4:3:2 混合液,其組成是(E)
A.4 份 10% 葡萄糖,3 份生理鹽水,2 份 1.4% 碳酸氫鈉 B.4 份生理鹽水,3 份 10 % 葡萄糖,2 份 5 % 碳酸氫
C.4 份 5% 葡萄糖,3 份生理鹽水,2 份 11.2% 乳酸鈉 D.4 份生理鹽水,3 份 5% 葡萄糖鹽水,2 份 11.2% 乳酸鈉
E.4 份生理鹽水,3 份 5 % 葡萄糖,2 份 1.4% 碳酸氫鈉
2.患兒 8 個(gè)月,嘔吐腹瀉 3 天入院,煩躁、口渴,前囟明顯凹陷,口唇黏膜干燥,皮膚彈性較差,尿量明顯減少,血鈉 135mmol/L,第一天補(bǔ)液宜用(B)
A.2:1 等滲液 B.3:2:1 液 C.4:3:2 液 D.口服補(bǔ)液鹽溶液 E.生理鹽水
B 型題
A.1/2 張含鈉液 B.1/3 張含鈉液 C.1/4 張含鈉液 D.2/3 張含鈉液 E.等張含鈉液
1.等滲性脫水(A)
2.高滲性脫水(B)
3.低滲性脫水(D)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