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兒頭皮靜脈輸液
最適用于新生兒及嬰幼兒輸液 。 臨床常選擇額前正中靜脈 、 顳淺靜脈 、耳后靜脈等 。
(1) 操作程序 :操作者立于患兒頭端 , 必要時剃去局部頭發(fā) , 70% 乙醇消毒皮膚 。 操作者以左手拇指 、食指分別固定靜脈兩端皮膚 ,右手持針 ,在距靜脈最清晰點向后移0 .3cm處將針頭近似平行刺入頭皮 , 然后沿靜脈向心方向穿刺 。 血管細小或充盈不全常無回血 , 可用注射器輕輕抽吸 , 亦可推入極少量液體 , 如局部無隆起 , 推之暢通無阻 , 即證實穿刺成功 。
(2) 注意事項 : ① 輸液前爭取患兒的合作 , 不合作者給予適當?shù)募s束 , 必要時使用鎮(zhèn)靜劑 ; ② 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和查對制度 , 注意藥物配伍禁忌 ; ③ 根據(jù)患兒病情 、年齡 、藥物性質(zhì)調(diào)節(jié)輸液速度 ; ④ 需 24 小時輸液者 , 應更換輸液裝置 , 若超過 48 小時應更換注射部位及輸液管 。
2.藍光療法
(1) 目的 :使血中未結(jié)合膽紅素經(jīng)光照后轉(zhuǎn)變成水溶性膽紅素 , 易于排出 , 使血清膽紅素濃度降低 。 適用于未結(jié)合膽紅素增高的患兒 。
(2) 操作程序 : ① 清潔 、消毒光療箱 , 檢查并調(diào)節(jié)上 、下方燈管 , 與患兒距離分別為40cm 和 2 ~ 25cm 。 在箱內(nèi)水盆中加入清水 。 接通電源 , 調(diào)節(jié)箱溫至 30 ~ 32 ℃ , 相對濕度達 50 % 。 ② 戴護眼罩 , 系好尿布 , 裸體置入藍光箱床中 , 登記入箱時間 。 ③ 光照結(jié)束稱體重 , 除去護眼罩 , 沐浴 , 并檢查有無皮膚破損及眼睛感染 , 記錄燈管照射時間 。
(3) 注意事項 : ① 注意調(diào)節(jié)箱內(nèi)溫 、濕度 , 使患兒體溫維持在 36.5 ~ 37.5 ℃ 。 ② 光照時間一般可采用持續(xù)照射或間斷照射 24 ~ 48 小時 。 ③ 光照時患兒不顯性失水增加 40% ,定時喂養(yǎng) , 兩次喂乳間喂糖水 1 次 , 并記錄出入量 。 ④ 患兒應經(jīng)常更換體位 , 使全身皮膚均勻受光 , 避免骶尾部皮膚長時間受壓而引起皮損 。 若單面照光每 4 小時改變體位 1 次 。 ⑤ 觀察病情 :觀察皮膚黃疸情況 , 有無核黃疸早期征象及光療不良反應 。 ⑥ 正確記錄燈管使用時間 , 連用 300 小時即需更換 。 ⑦ 保持玻璃床板透明度 , 及時清除污物 , 以免影響療效 。 每次使用后的光療箱應用 0 .1% 苯扎溴銨消毒擦洗 。
A1 型題
1.關(guān)于靜脈營養(yǎng)的護理以下哪項正確(E)
A.嚴格無菌操作 B.每日更換輸液器一次 C.配制好的營養(yǎng)液一次用完 D.輸液速度要均勻 E.以上都正確
2.藍光箱的使用以下哪項不正確(E)
A.戴護眼罩 B.除尿布外全身裸露 C.箱溫在 30~32 ℃ D.濕度保持在 55% ~ 65% E.燈管距患兒為 100cm,以免燙傷
3.藍光療法的適應證為(E)
A.新生兒硬腫癥 B.新生兒破傷風 C.新生兒顱內(nèi)出血 D.新生兒敗血癥 E.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
4.使用藍光箱時 , 燈管與患兒皮膚的距離應為(C)
A.10 ~ 15cm B.15 ~ 20cm C.30 ~ 50cm D.55 ~ 60cm E.60 ~ 70cm
5.新生兒光療時 , 燈管與嬰兒皮膚的最合適的距離為(B)
A.25 ~ 33cm B.33 ~ 50cm C.50 ~ 60cm D.60 ~ 70cm E.70 ~ 75cm
A2 型題
患兒日齡 5 天 , 生后 24 小時內(nèi)出現(xiàn)黃疸 , 進行性加重 , 在藍光療法中 , 下列哪項措施是錯誤的(D)
A.使用前調(diào)節(jié)好箱內(nèi)的溫 、濕度 B.將患兒脫光衣服 , 系好尿布 , 戴好護眼罩置入箱中
C.保持箱內(nèi)溫濕度相對恒定使體溫穩(wěn)定于 36.5 ~ 37.5 ℃ D.進行過程中適當限制液體供給
E.嚴密觀察病情 , 注意副作用
B 型題
A.2 ~ 3cm B.3 ~ 5cm C.10 ~ 12cm D.20 ~ 25cm E.30 ~ 40cm
1.藍光治療時 , 下方燈管距小兒皮膚距離為(D)
2.測肛溫時肛表應插入肛門(B)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