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種疾病。噎與膈有輕重之分,噎是吞咽不順,食物哽噎而下;膈是胸膈阻寒,食物下咽即吐。故噎是膈的前驅(qū)癥狀,膈常由噎發(fā)展而成。正如《千金方衍義》中指出:“噎之與膈,本同一氣,膈病之始。靡不由噎而成。”西醫(yī)中的食道炎、食道狹窄、食道潰瘍、食道癌及賁門痙攣等均屬本病范疇。
1、病因病機
本病的發(fā)生,多由憂思惱怒、飲酒嗜辛、勞傷過度,導致肝郁、脾虛、腎傷,形成氣郁、血瘀、痰凝、火旺、津枯等,一系列病理變化所致。其病變部位,雖然主要在食道和胃,但與肝、脾、腎等臟的功能失調(diào)有密切關系。
(1)憂思郁怒,痰氣交阻:憂思傷脾,脾傷則氣結,以致運化失調(diào),津液不布,聚而成痰。惱怒傷肝,肝傷則氣郁,使疏泄失職,血行不暢,積而成瘀。痰瘀阻寒食道。飲食難以下行,久之精微不能生化,津液日益干涸,上下不得流通,而成噎膈。徐靈胎指出:“……噎膈之癥,必有瘀血頑痰逆氣,阻膈胃氣!敝赋隽藰嫵杀静〉闹饕C。
(2)飲食不節(jié),痰熱瘀結:飲酒過多,或恣食辛躁之品,久而積熱消陰,津傷血少,痰熱瘀結,致使食管干澀,食道狹窄而發(fā)為噎膈。病變補起,損傷胃津,繼而則腎陰受損,且可由陰損而致陽衰,成為氣虛陽微之證!端貑。陰陽雖論》中說:“三陽結,謂之膈!奔词歉爬ǖ刂赋鲆醯男纬。
2、辨證論治
本病初起,常無明顯癥狀,僅有胸悶、噯氣、呃逆、食道或背部隱痛等現(xiàn)象,很容易被忽視。繼而出現(xiàn)吞咽困難,尤其是固體食物,雖勉強咽入,亦必阻塞不下,隨即吐出。嚴重者,湯水都不能下咽,形體日漸消瘦,大便燥結如羊屎,肌膚甲錯,精神萎靡。本病初起以標實為主,后期以本虛為主。
(1)痰氣交阻:證候:吞咽哽阻,胸隔痞滿,疼痛,噯氣,呃逆或嘔吐痰涎,口燥咽干,形瘦神疲,大便堅澀或便如羊糞,舌質(zhì)紅,苔薄膩或薄黃,脈弦細而滑。
治法:理氣開郁、化痰潤燥。
主方:啟膈散。
(2)瘀血內(nèi)結:證候:胸膈疼痛,食不得下而復吐出,甚則飲水難下,大便堅如羊糞,或吐出如赤豆汁,形體消瘦,肌膚枯槁,舌質(zhì)紅或青紫,脈弦細澀。
治法:滋陰養(yǎng)血,破結行瘀。
主方:通幽湯。
(3)津虧熱結:證候:吞咽哽澀且痛,可進流質(zhì)飲食,固體飲食難以咽下,形體日漸消瘦,口燥咽干,大便秘結,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干有裂紋,脈弦細數(shù)。
治法:滋養(yǎng)津液。 主方:五汁安中飲。
(4)氣虛陽微:證候:長期飲食不下,或食后即吐,泛吐清涎,面色白,精神倦怠,形寒氣短,腹脹浮腫,足腫,舌淡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氣溫陽。
主方:補氣運脾湯,右歸丸。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