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1型題
1.麻疹的病原體是
A.鏈球菌 B.風疹病毒 C.皰疹病毒
D.麻疹病毒 E.水痘病毒
2.麻疹的傳播途徑最主要是
A.皮膚 B.消化道 C.呼吸道
D.垂直傳播 E.血液傳播
3.典型麻疹皮疹最先出現(xiàn)的部位是
A.面部 B.上肢 C.下肢
D.軀干部 E.耳后、發(fā)際
4.下列哪項是麻疹出疹期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
A.發(fā)熱 B.典型皮疹
C.麻疹粘膜斑 D.米糠樣脫屑 E.褐色色素沉著
5.早期發(fā)現(xiàn)麻疹最有價值的依據(jù)是
A.發(fā)熱 B.結膜炎 C.麻疹接觸史
D.麻疹口腔粘膜斑 E.上呼吸道卡他癥狀
6.麻疹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A.喉炎 B.肺炎 C.腦炎 D.中耳炎
E.心肌炎
7.麻疹出疹時間與發(fā)熱的關系是
A.發(fā)熱1天~2天出疹,熱退疹出
B.發(fā)熱2天~3天出疹,出疹時仍發(fā)熱
C.發(fā)熱3天~4天出疹,出疹期熱更高
D.發(fā)熱3天~4天出疹,熱退疹出 E.發(fā)熱5天~6天出疹,出疹時可以發(fā)熱,也可以體溫正常
8.關于麻疹的護理措施中,錯誤的是
A.密切觀察病情 B.高熱時宜用冰敷以迅速降溫
C.絕對臥床至皮疹消退、體溫正常
D.經(jīng)常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暢
E.給予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流質或半流飲食
9.生后初次接種麻疹減毒活疫苗的年齡是
A.1天 B.1個月 C.6個月 D.8個月
E.1歲
10.降低麻疹發(fā)病率的關鍵措施是
A.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早隔離 B.易感兒按時接種麻疹疫苗 C.患兒停留過的病室要徹底通風
D.易感兒接觸患兒后注射免疫球蛋白
E.流行期間易感兒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
11.結核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是
A.血液傳播 B.胎盤傳播 C.呼吸道傳播
D.消化道傳播 E.皮膚破損處傳播
12.PPD試驗的注射方法是
A.口服 B.皮下注射 C.皮內注射
D.靜脈注射 E.肌肉注射
13.PPD試驗結果局部硬結為10mm~19mm,其表示符號是
A.- B.+ C.++ D.+++ E.++++
14.PPD試驗一般用PPD制劑0.1ml,含結核菌素
A.1單位 B.2單位 C.3單位
D.4單位 E.5單位
15.結核菌素試驗后何時觀察結果
A.12小時內 B.13小時~24小時
C.25小時~36小時 D.48小時~72小時
E.72小時以后
16.下列抗結核藥物,哪種是全殺菌藥
A.鏈霉菌 B.異煙肼 C.乙胺丁醇
D.吡嗪酰胺 E.乙硫異煙胺
17.下列哪一項是抗結核病的首選和必選藥
A.異煙肼 B.利福平 C.鏈霉菌
D.乙胺丁醇 E.吡嗪酰胺
18.結核性腦膜炎早期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
A.發(fā)熱 B.昏迷 C 抽搐
D.性格改變 E.腦膜刺激征
19.預防小兒結核病的的有效措施是
A.隔離患者 B.普種卡介苗 C.及時發(fā)現(xiàn)患者
D.對小兒進行預防性化療
E.隔離治療患者及普種卡介苗
20.關于結核菌素試驗,正確的是
A.一般用1:100的濃度 B.陰性反應可排除結核病
C.注射后15分鐘觀察局部反應
D.陽性反應表示有活動性結核病
E.機體免疫反應受抑制時,可表現(xiàn)為假陰性
21.結核病預防性化療常選用的藥物是
A.異煙肼 B.利福平 C.鏈霉素
D.吡嗪酰胺 E.乙胺丁醇
22.結核菌素試驗假陰性應除外
A.使用激素后 B.重癥結核病 C.重度營養(yǎng)不良
D.急性傳染病后 E.接種卡介苗 4周~8周后
23.PPD試驗的部位是 A.左前臂掌側中上1/3交界處 B.左前臂掌側中下1/3交界處
C.右前臂掌側中上1/3交界處
D.右前臂掌側中下1/3交界處
E.左前臂伸側中下1/3交界處
24.診斷結核性腦膜炎最可靠的依據(jù)是
A.結核中毒癥狀 B.胸片X線檢查
C.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 D.腦脊液中找到結核菌
E.腦脊液細胞計數(shù)和生化檢查
25.結核病短程療法的療程一般為
A.3個月 B.6個月 C.9個月 D.12個月
E.18個月
(二)A2型題
26.女孩,4歲,患皰疹性結膜炎,伴低熱、盜汗、納差、消瘦,并有結核病接觸史,做PPD皮試時,最好從幾個結核菌素單位開始試驗
A.5單位 B.4單位 C.3單位 D.2單位
E.1單位
27.10個月女嬰,因低熱、嗜睡半個月,煩躁、嘔吐、雙眼上翻入院。體查:前囟飽滿,心肺無異常,頸抵抗(+),腦脊液潘氏實驗(++),細胞數(shù)200×106/L,糖1.5mmol/L,氯化物95mmol/L。最可能的醫(yī)療診斷是
A.中毒性腦病 B.結核性腦膜炎
C.化膿性腦膜炎 D.真菌性腦膜炎
E.病毒性腦膜炎
28.6歲男孩,接種過卡介苗,入學體檢做PPD皮試,結果為硬結直徑為8mm,淺紅色,邊緣不整,3天后反應消失,應考慮
A.結核感染 B.應復種卡介苗
C.給予預防性化療 D.接種卡介苗后反應
E.體內有活動性肺結核
29.1歲半小兒,4天前發(fā)熱、咳嗽、流涕,今晨發(fā)現(xiàn)耳后、發(fā)際淺紅色斑丘疹,兩眼淚汪汪,咽喉充血,結膜充血,口腔粘膜紅,呼吸音粗。最可能是
A.水痘 B.風疹 C.麻疹 D.幼兒急疹
E.過敏性皮炎
30.2歲男孩,未接種麻疹,今在幼兒園中接觸過麻疹患兒,當即給予丙種球蛋白注射。對該男孩應免疫觀察的時間是
A.1周 B.2周 C.3周 D.4周 E.5周
(三)A3型題
2歲患兒,發(fā)熱、咳嗽3天,流涕、流淚,大便稀、每天3次~4次。10天前曾因“感冒”到醫(yī)院就診過。體查:體溫39.8℃,結膜充血,頰粘膜粗糙、充血,耳后發(fā)際處可見少許淺紅色斑丘疹。心肺檢查無異常。
31.最可能的醫(yī)療診斷是
A.風疹 B.麻疹 C.猩紅熱 D.幼兒急疹
E.腸道病毒感染
32.對該患兒最應警惕的并發(fā)癥是 A.喉炎 B.肺炎 C.腦炎 D.中耳炎 E.心肌炎
33.對該患兒的護理措施,錯誤是
A.臥床休息 B.隔離患兒 C.加強皮膚護理
D.監(jiān)測體溫,迅速降溫
E.予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半流飲食
1歲男兒,低熱、睡眠不安7天,時有嘔吐、咳嗽,家中無結核病人。體查:煩躁不安,前囟隆起,心肺無異常,肝脾輕度腫大,腦脊液外觀毛玻璃樣,WBC25×106/L,N 0.3,L 0.7,潘氏試驗(+),糖1.63mmol/L,氯化物95.8mmol/L,PPD皮試(+)。
34.最可能的醫(yī)療診斷是
A.中毒性腦病 B.結核性腦膜炎
C.化膿性腦膜炎 D.真菌性腦膜炎
E.病毒性腦膜炎
35.對該患兒,最正確的用藥是
A.青霉素+氯霉素 B.青霉素+甘露醇
C.青霉素+更昔洛韋 D.INH+RFP+PZA+SM
E.青霉素+INH+RFP
參考答案
1.D 2.C 3.E 4.B 5.D
6.B 7.C 8.B 9.D 10.B
11.C 12.C 13.C 14.E 15.D
16.B 17.B 18.D 19.B 20.E
21.A 22.E 23.B 24.D 25.B
26.E 27.B 28.D 29.C 30.C
31.B 32.B 33.D 34.B 35.D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