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20、《初級會計實務》第97頁,(四)應交土地增值稅中第2段倒數(shù)第3行,同時沖銷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貸記“無形資產(chǎn)”、“累計攤銷”、“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等科目,是否應為:借記“累計攤銷”、“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
解答:這里表述的意思是轉銷“累計攤銷”、“無形資產(chǎn)減值準備”科目的余額。
問題21、《初級會計實務》教材126頁, [例4-11]倒數(shù)第8行的會計分錄(2)中的“貸:應付賬款 10 000”,是 否應為“受托代銷商品1 700”?倒數(shù)第4行會計分錄(3)中“貸:受托代銷商品10 000”,是否應為“應收賬款10 000”?
解答:所提的問題與2011年11月出版的《初級會計實務》不符。[例題4-11]中無問題中的表述。
問題22、《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34頁,倒數(shù)第2段中“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義金額(即1元人民幣)計量”。請問:如何理解?
解答:即取得時以1元確認非貨幣性資產(chǎn)賬面價值,同時計入當期損益(營業(yè)外收入)。
問題23、《初級會計實務》第135頁,[例4-18]的(4)中,固定資產(chǎn)清理960 000、累計折舊3 840 000、遞延收益1 000 000是如何計算來的? [例4-19]會計分錄(3)“借:遞延收益,貸:營業(yè)外收入”,如何理解?
解答:《初級會計實務》第134頁倒數(shù)第2段第二句,是對此問題的詳細說明。
問題24、《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35頁,[例4-18]對于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是以財政撥付的金額為基數(shù),扣除已分配的余額直接轉入當期損益,而152頁的[例6-2]對于尚未分配的遞延收益是以購入設備成本數(shù)額為基數(shù),扣除已分配的余額直接轉入當期損益,請問這兩種計算方式哪種正確?
解答:根據(jù)《初級會計實務》第152頁[例6-2]分錄④中的說明,該例對尚未財政撥付的金額為基數(shù)遞延政府補助收入,并非以設備成本金額為基數(shù)。
問題25、《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41頁,[例5-4]的第二個分錄中為什么貸方是銀行存款 ?
解答:實際發(fā)生安裝成本的費用由安裝公司支出,因此應貸記“銀行存款”或“現(xiàn)金”。
問題26、《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56頁, [例6-13]中甲公司計算遞延所得稅時:(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年末數(shù)-年初數(shù))“+”(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的年末數(shù)-年初數(shù)),中間為何不用“-”運算?以及下面的會計分錄中,為什么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和負債全都在貸方?
解答:計算公式是一樣的,(遞延所得稅負債的年末數(shù)-年初數(shù))-(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的年末數(shù)-年初數(shù)),即:(500 000 – 400 000) – (200 000 – 250 000)。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年末數(shù)小于年初數(shù),表明本年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減少,因此,遞延所得稅資產(chǎn)的變動余額在貸方。
問題27、《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91頁,[例7-1](8)中購入工程物資所發(fā)生的增值稅額能否抵扣? 第(20)中基本生產(chǎn)車間領用的低值易耗品,為何計入“制造費用”而不是“生產(chǎn)成本”?
解答:低值易耗品應計入費用而不是成本。
問題28、《初級會計實務》第195頁,(26)制造費用2 339 000是如何計算來的?借:“生產(chǎn)成本”、貸:“制造費用”是全部產(chǎn)品完工入庫對應的會計分錄嗎?如何理解?以及(38)(41)中的數(shù)據(jù)具體是如何計算的?(38)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何不轉入本年利潤的貸方?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的凈收益是否要轉入?在資產(chǎn)負債表中如何處理?請詳細解釋。
解答:(26)制造費用是由(18)至(25)制造成費用科目合并計算得來。是,因為期末已沒有在產(chǎn)品。完工入庫,將制造費用結轉為生產(chǎn)成本。(38)中的數(shù)據(jù)是由(16)交易性金融資產(chǎn)成本計算得出。(41)中的數(shù)據(jù)是由分錄(1)開始,把所有相關科目的數(shù)據(jù)按借貸方向合并計算得到。因為(38)與(6)中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合并相抵,因此不需要轉入本年利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凈值需要轉入本年利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對應利潤表科目,資產(chǎn)負債表不做處理。
問題29、《初級會計實務》第197頁,[表7-8]倒數(shù)第6行,存貨的年末余額25 827 000是如何計算來的?第198頁續(xù)表中的固定資產(chǎn)、在建工程等年末余額是如何計算來的?
解答:“存貨”項目的年末余額是根據(jù)年初余額加上“材料采購”、“原材料”、“庫存商品”、“周轉材料”、“生產(chǎn)成本”和“材料成本差異”的本年變動凈額計算得到,具體科目的變動數(shù)額見193至197頁的會計分錄,計算結果為25 827 000。固定資產(chǎn)、在建工程同樣是由193至197頁的相應會計科目的分錄合并計算得出,其中固定資產(chǎn)項目的年末余額是根據(jù)年初余額以及“固定資產(chǎn)”、“累計折舊”、“固定資產(chǎn)減值準備”的本年變動凈額計算得到,“在建工程”是由“在建工程”年初余額加上“在建工程”本年變動凈額計算得到。
問題30、《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05頁,累計折舊期初數(shù) 3 000 000是如何計算來的?
解答:累計折舊期初數(shù)為題目假設的已知條件。
問題31、教材第215頁,[表7-20]中的成本費用總額中包含了資產(chǎn)減值損失,而在教材第186頁,成本費用總額=營業(yè)成本+營業(yè)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是否應當把資產(chǎn)減值損失也計算在內(nèi)?
解答:是的,應該包括。
問題32、《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30頁,[例8-5] 機修車間的實際成本1672、供電車間的實際成本2 450,請問:這兩項的實際成本是否在各車間實際發(fā)生費用的基礎上虛增了?
解答:本例中只包括了交互分配轉入的費用,實際上還應當減去交互分配轉出的費用。即:
機修車間的實際成本=1 200+472-50=1 622(萬元)
供電車間的實際成本=2 400+50-472=1 978(萬元)
問題33、《初級會計實務》第236頁,[例8-8]中會計分錄①在此賬務處理前,是否應先編制一筆會計分錄:
借:制造費用 1 500
貸:×××× 1 500
如果沒有此筆分錄,1 500元的修復費用還未計入制造費用中,教材中“貸:制造費用 1 500”,可否理解是把不屬于A產(chǎn)品的修復費用的其他制造費用沖掉?
解答:本例是說明廢品損失的會計處理的,不必編制此前的會計分錄,例題已經(jīng)給出A產(chǎn)品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為:直接材料2 000元,直接人工1 000元,制造費用1 500元。如果你想知道此前有關該制造費用的分錄的話,可以有以下分錄:
借:制造費用 1 500
貸:銀行存款 1 500
問題34、《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36 頁,基本生產(chǎn)成本 ,借方、貸方各表示什么?
解答:本例中,基本生產(chǎn)成本的貸方表示A產(chǎn)品歸集的基本生產(chǎn)成本中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chǎn)成本,該成本應當轉入廢品損失。廢品損失在沖減殘料、過失人賠償?shù)群蟮膬魮p失部分應當由A產(chǎn)品的產(chǎn)品成本負擔,即計入基本生產(chǎn)成本的借方。
問題35、《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39頁,[例:8-10]第7行中為何160小時×50%?請解釋。
解答:因為第一工序的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為50%,從整體工序上看,停留在第一工序的在產(chǎn)品的完工時間應當為160小時×50%。
問題36、《初級會計實務》第251頁,[表9-11]中“合計”一列與其所依據(jù)的[表9-5]、[表9-6]、[表9-7]、[表9-8]均不相符,是否依次應為2 300、7 200、4 500、600?另外制造費用的合計是否應為6 900?
第251頁,[表9-10]中所根據(jù)的[表9-9]的制造費用是否應為1 100?制造費用合計應為4 300?供電車間合計為14 300?請解釋。
解答:表中有誤,[表9-10]中制造費用所根據(jù)的[表9-9]的制造費用應為1 100,合計應為600+1 800+800+1 100=4 300,供電車間合計為14 300。表9-11更正如下:
表9—11 輔助生產(chǎn)成本明細賬
車間名稱:機修車間 20×9年5月 單位:元
月 | 日 | 摘要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費用 | 合計 | 轉出 |
5 | 31 | 表9-5 | 2 000 | 300 | 2 300 | ||
5 | 31 | 表9-6 | 7 200 | 7 200 | |||
5 | 31 | 表9-7 | 4 500 | 4 500 | |||
5 | 31 | 表9-8 | 600 | 600 | |||
5 | 31 | 表9-9 | 1 500 | 1 500 | |||
5 | 31 | 合計 | 2 000 | 7 200 | 6 900 | 16 100 | |
5 | 31 | 表9-12 | 15 750 | ||||
5 | 31 | 轉入管理費用 | 350 | ||||
5 | 31 | 余額 | 0 |
問題37、《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52頁,[表9-13]合計基本生產(chǎn)車間制造費用總額時得出的數(shù)為38 100,這其中為什么不包含[表9-12]中輔助生產(chǎn)費用分配表中分配給基本生產(chǎn)車間的26 976元的制造費用?[表9-12]倒數(shù)第2行的“輔助生產(chǎn)實際成本”計算是否有誤?輔助生產(chǎn)車間的機修耗用金額和供電車間的耗用金額怎么不計入計劃總成本分配金額中?是否應改為16 640、15 200、31 840?
解答:此題在此前已經(jīng)答復過,請考生查閱前期答疑的內(nèi)容。
第252頁基本生產(chǎn)制造費用總額中,應當加入[表9-12]分配計入基本生產(chǎn)車間的“制造費用”,即基本生產(chǎn)車間制造費用總額=38 100+26 976=65 076(元)。
[表9-12]、[表9-13]及[表9-14]的有關調(diào)整如下:
表9-12 輔助生產(chǎn)費用分配表
(按計劃成本分配法) 數(shù)量單位:度、小時
甲工廠 20×9年5月 金額單位:元
輔助生產(chǎn)車間名稱 | 機修車間 | 供電車間 | 合計 | ||
待分配輔助生產(chǎn)費用 | 16 100 | 14 400 | 30 500 | ||
供應勞務數(shù)量 | 6 300 | 100 000 | |||
計劃單位成本 | 2.5 | 0.135 | |||
輔助生產(chǎn)車間耗用(記入“輔助生產(chǎn)成本”) | 機修車間 | 耗用量 | 4 000 | ||
分配金額 | 540 | 540 | |||
供電車間 | 耗用量 | 320 | |||
分配金額 | 800 | 800 | |||
分配金額小計 | 800 | 540 | 1 340 | ||
基本生產(chǎn)耗用(記入“制造費用”) | 耗用量 | 5 880 | 93 000 | ||
分配金額 | 14 700 | 12 555 | 27 255 | ||
行政部門耗用(記入“管理費用”) | 耗用量 | 100 | 3 000 | ||
分配金額 | 250 | 405 | 655 | ||
按計劃成本分配金額合計 | 15 750 | 13 500 | 29 250 | ||
輔助生產(chǎn)實際成本 | 16 100 | 14 400 | 30 500 | ||
輔助生產(chǎn)成本差異 | +350 | +900 | +1 250 |
輔助生產(chǎn)成本差異規(guī)定計入管理費用的“其他”項目。
借:輔助生產(chǎn)成本——機修車間 540
——供電車間 800
制造費用 27 255
管理費用 1 905
貸:輔助生產(chǎn)成本——機修車間 16 100
——供電車間 14 400
基本生產(chǎn)車間制造費用總額3 600(見表9-5)+18 000(見表9-6)+9 000(見表9-7)+1 100(見表9-8)+6 400(見表9-9)+27 255(見表9-12)=65 3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