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解析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從做中學”是()的重要主張
A.實踐教育學派
B.實證教育學派
C.傳統(tǒng)教育學派
D.實用主義教育學派
2.教師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漸進,這是因為()。
A.學生只有機械記憶的能力
B.教師的知識、能力是不一樣的
C.教育活動中要遵循人的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
D.教育活動完全受到人的遺傳素質的制約
3.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認為對人的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
A.環(huán)境因素
B.社會條件
C.主觀努力
D.成熟機制
4.教師教學和學生獲得知識的基本材料是()。
A.教學大綱
B.課程計劃
C.教科書
D.教學指導書
5.下列持“環(huán)境決定論”觀點的人物是()。
A.柏拉圖和霍爾
B.柏拉圖和華生
C.霍爾和洛克
D.洛克和華生
6.每個學生在所屬的班集體中都能找到適合于自己的角色與活動,因此,班集體有利于訓練學生的()。
A.群體意識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7.新課程改革中提出的課程“三維目標”是()。
A.知識、智力、能力
B.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基礎性學歷
C.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D.知識、智力、情感
8.“教育有法而教無定法”的說法反映教師的勞動具有()。
A.連續(xù)性
B.示范性
C.長期性
D.創(chuàng)造性
9.課程目的為個體發(fā)展和幸福服務,課程內容提倡廣泛,課程實施尊重兒童,講究方法,這是()課程觀的觀點。
A.人文主義
B.科學主義
C.知識本位
D.能力本位
10.“嚴禁任何組織和個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傳播淫穢、暴為、兇殺、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狈从沉宋覈伤(guī)定的少年兒童合法權利中的()。
A.受教育的權利
B.生存的權利
C.安全的權利
D.受尊重的權利
11.一位語文教師在上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了以前的內容——“濁”這個字,而“濁”字右邊的“蟲”,正好是今天學的字“繭”的下面的部分。于是當學生再學“繭”這個字時就容易多了。這位語文教師運用的教學原則是()。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fā)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2.()使遺傳提供的發(fā)展的可能性轉變?yōu)楝F(xiàn)實。
A.環(huán)境
B.教育
C.社會
D.實踐
13.小學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說服教育法
B.示范教育法
C.實際鍛煉法
D.陶冶教育法
14.獎勵和懲罰屬于德育方法中的()。
A.比較法
B.榜樣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評價法
15.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之一是()。
A.成立了班委會
B.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16.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所倡導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則是指()。
A.知行統(tǒng)一原則
B.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17.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xié)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這種研究方法是()。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18.關于掌握知識和發(fā)展智力的相互關系,一般認為智力發(fā)展是掌握知識的條件,而掌握知識則是發(fā)展智力的()。
A.唯一選擇
B.內容
C.途徑
D.基礎
19.下列關于活動課程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A.以兒童為中心,依據(jù)兒童當前的興趣與需要來設置課程
B.活動課程即是通常所講的課外活動
C.課程組織心理學化,要求按兒童心理發(fā)展的順序與特點來組織課程
D.打破學科界限,按活動主題來組織學習經(jīng)驗
20.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靈活性、自愿性和()。
A.自主性
B.隨意性
C.規(guī)范性
D.強制性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