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的大部分職位在招考時候引入了材料分析題,材料題雖然在個別地方的省考中出現過,但是出現在國家公務員面試中的形式卻又有著很大的不同。省考面試的材料題常常以給定一個材料為背景,然后針對這個材料來回答幾道問題,國考面試當中也不乏有這種面試的形式。然而,專家發(fā)現,國考面試的大部分職位材料卻給的很“非模式化”,即前幾道題是正常的面試題型,在試題的回答過程當中穿插了一個材料,讓考生閱讀材料,考官針對此材料出1到2個問題。
很多考生乍一接觸材料題時會出現短期慌神現象,難以找尋材料與題目的聯(lián)系,又急于求成,沒有思索全面就開口答題,結果自然難以盡如人意。實際上,材料題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只要考生有所準備,掌握答題方法,加以適度的訓練,就能夠征服材料題。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來介紹解答材料題的三大策略。
(一)入情入境,人題合一
解答材料題目,尤其是類案例性材料題目,考生一定要深入題目,結合給定材料中設定的情境,在具體的情境中解決給定的任務。不要把自己置身題外,而是要把自己放入題目材料中所提供的情境中,就像法官斷案一樣,只有進入現場才能和相關人物有信息上的溝通,才能切中要害。
(二)認清角色,扮演得當
解答材料題目,必須做到認清角色,到位不缺位,得體不越位,牢牢樹立權責意識,做好自己的工作,把給定角色扮演得得當、得體、得要領。
(三)尋找措施,圓滿解決
材料中給定的故事沖突,即要解決的問題,經常以“你怎么辦?”來考查。首先要分析問題有哪些,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的解決措施,最終使問題得到圓滿解決。解決矛盾,是材料題的宗旨所在。
從材料中提取對策、運用材料和相關知識思考加工,形成對策,可歸結為四種方法:就材直取、轉因成策、歸納整合、演繹成策。
1.就材直取
即從材料中直接提取對策。材料是對策生成的源泉,有時材料中會直接談及解決問題的對策、意見、思路、辦法等,而這些往往可以直接引用。這種方法可以應用于時事背景類材料題中。
2.轉因成策
即將原因轉化成對策,立足對原因的分析,形成有針對性的破解思路或辦法,即為對策。很多時候,原因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一些會揭示問題原因的材料中,就可以根據這些原因,得出對策。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因有果,措施得當。
3.歸納整合
歸納整合即歸納零散信息,把分散在材料中的對策信息梳理、整合,形成系統(tǒng)而有條理的對策,是從個別到一般的思維過程。材料中有價值的信息有時會較為零散,甚至是潛藏在不同的材料中,此時就要善于挖掘,抓住不同材料反映問題的共同點,在比較合理與否、重要性大小及價值高低的基礎上,選出備選對策項目,按照一定的原則組織起來,形成內容合理、邏輯嚴密的對策。
4.演繹成策
把普遍適用的原則、方法、經驗具體應用到某一領域的問題上,提出解決此問題的具體方法,即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維過程。當材料中的信息量不足,難以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時,就需要啟用背景知識,包括理論知識和工作經驗,我們已經在前面的章節(jié)中充分闡明了結構化面試五大題型的解題方略,在解答材料題時也可以拿來用。
在這三大策略中,入情入境是關鍵,角色意識是保證,解決問題是核心,三者缺一不可。掌握此三點,再有一雙慧眼,能夠透過材料看本質,方法運用得當,定能奪得高分。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