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模擬試題 > 中考數學 > 正文

2016中考數學備考專項練習(2):矩形菱形

來源:考試吧 2015-9-2 8:54:55 要考試,上考試吧! 萬題庫
2016中考數學備考專項練習(2):矩形菱形,更多2016中考模擬試題、2016中考備考經驗、2016中考備考資料等信息,請及時關注考試吧中考網!

  >>>>>2016年中考數學備考專項練習題匯總

  一、選擇題

  1. (2014•上海,第6題4分)如圖,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對角線,那么下列結論一定正確的是(  )

  A. △ABD與△ABC的周長相等

  B. △ABD與△ABC的面積相等

  C. 菱形的周長等于兩條對角線之和的兩倍

  D. 菱形的面積等于兩條對角線之積的兩倍

  考點: 菱形的性質.

  分析: 分別利用菱形的性質結合各選項進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A、∵四邊形ABCD是菱形,

  ∴AB=BC=AD,

  ∵AC

  ∴△ABD與△ABC的周長不相等,故此選項錯誤;

  B、∵S△ABD=S平行四邊形ABCD,S△ABC=S平行四邊形ABCD,

  ∴△ABD與△ABC的面積相等,故此選項正確;

  C、菱形的周長與兩條對角線之和不存在固定的數量關系,故此選項錯誤;

  D、菱形的面積等于兩條對角線之積的,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 此題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質應用,正確把握菱形的性質是解題關鍵.

  2. (2014•山東棗莊,第7題3分)如圖,菱形ABCD的邊長為4,過點A、C作對角線AC的垂線,分別交CB和AD的延長線于點E、F,AE=3,則四邊形AECF的周長為( )

  A. 22 B. 18 C. 14 D. 11

  考點: 菱形的性質

  分析: 根據菱形的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可得∠BAC=∠BCA,再根據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E=∠E,根據等角對等邊可得BE=AB,然后求出EC,同理可得AF,然后判斷出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再根據周長的定義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在菱形ABCD中,∠BAC=∠BCA,

  ∵AE⊥AC,

  ∴∠BAC+∠BAE=∠BCA+∠E=90°,

  ∴∠BAE=∠E,

  ∴BE=AB=4,

  ∴EC=BE+BC=4+4=8,

  同理可得AF=8,

  ∵AD∥BC,

  ∴四邊形AECF是平行四邊形,

  ∴四邊形AECF的周長=2(AE+EC)=2(3+8)=22.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菱形的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的性質,等角的余角相等的性質,平行四邊形的判定與性質,熟記性質并求出EC的長度是解題的關鍵.

  3. (2014•山東煙臺,第6題3分)如圖,在菱形ABCD中,M,N分別在AB,CD上,且AM=CN,MN與AC交于點O,連接BO.若∠DAC=28°,則∠OBC的度數為(  )

  A. 28° B. 52° C. 62° D. 72°

  考點:菱形的性質,全等三角形.

  分析:根據菱形的性質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繼而可求得∠OBC的度數.

  解答:∵四邊形ABCD為菱形,∴AB∥CD,AB=BC,

  ∴∠MAO=∠NCO,∠AMO=∠CNO,

  在△AMO和△CNO中,∵ ,∴△AMO≌△CNO(ASA),

  ∴AO=CO,∵AB=BC,∴BO⊥AC,∴∠BOC=90°,∵∠DAC=28°,

  ∴∠BCA=∠DAC=28°,∴∠OBC=90°﹣28°=62°.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菱形的性質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質,注意掌握菱形對邊平行以及對角線相互垂直的性質.

  4.(2014•山東聊城,第9題,3分)如圖,在矩形ABCD中,邊AB的長為3,點E,F分別在AD,BC上,連接BE,DF,EF,BD.若四邊形BEDF是菱形,且EF=AE+FC,則邊BC的長為(  )

  A. 2 B. 3 C. 6 D.

  考點: 矩形的性質;菱形的性質.

  分析: 根據矩形的性質和菱形的性質得∠ABE=∠EBD=∠DBC=30°,AB=BO=3,因為四邊形BEDF是菱形,所以BE,AE可求出進而可求出BC的長.

  解答: 解:∵四邊形ABCD是矩形,

  ∴∠A=90°,

  即BA⊥BF,

  ∵四邊形BEDF是菱形,

  ∴EF⊥BD,∠EBO=∠DBF,

  ∴AB=BO=3,∠ABE=∠EBO,

  ∴∠ABE=∠EBD=∠DBC=30°,

  ∴BE= =2 ,

  ∴BF=BE=2 ,

  ∵EF=AE+FC,AE=CF,EO=FO

  ∴CF=AE= ,

  ∴BC=BF+CF=3 ,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矩形的性質、菱形的性質以及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對的直角邊時斜邊的一半,解題的關鍵是求出∠ABE=∠EBD=∠DBC=30°.

  5. (2014•浙江杭州,第5題,3分)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 梯形的對角線相等 B. 菱形的對角線不相等

  C. 矩形的對角線不能相互垂直 D.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可以互相垂直

  考點: 命題與定理.

  專題: 常規(guī)題型.

  分析: 根據等腰梯形的判定與性質對A進行判斷;根據菱形的性質對B進行判斷;根據矩形的性質對C進行判斷;根據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對D進行判斷.

  解答: 解:A、等腰梯形的對角線相等,所以A選項錯誤;

  B、菱形的對角線不一定相等,若相等,則菱形變?yōu)檎叫危訠選項錯誤;

  C、矩形的對角線不一定相互垂直,若互相垂直,則矩形變?yōu)檎叫危訡選項錯誤;

  D、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可以互相垂直,此時平行四邊形變?yōu)榱庑,所以D選項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命題與定理: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許多命題都是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題設是已知事項,結論是由已知事項推出的事項,一個命題可以寫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題的正確性是用推理證實的,這樣的真命題叫做定理.

  6.(2014年貴州黔東南10.(4分))如圖,在矩形ABCD中,AB=8,BC=16,將矩形ABCD沿EF折疊,使點C與點A重合,則折痕EF的長為(  )

  A. 6 B. 12 C. 2 D. 4

  考點: 翻折變換(折疊問題).

  分析: 設BE=x,表示出CE=16﹣x,根據翻折的性質可得AE=CE,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再根據翻折的性質可得∠AEF=∠CEF,根據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可得∠AFE=∠CEF,然后求出∠AEF=∠AFE,根據等角對等邊可得AE=AF,過點E作EH⊥AD于H,可得四邊形ABEH是矩形,根據矩形的性質求出EH、AH,然后求出FH,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計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設BE=x,則CE=BC﹣BE=16﹣x,

  ∵沿EF翻折后點C與點A重合,

  ∴AE=CE=16﹣x,

  在Rt△ABE中,AB2+BE2=AE2,

  即82+x2=(16﹣x)2,

  解得x=6,

  ∴AE=16﹣6=10,

  由翻折的性質得,∠AEF=∠CEF,

  ∵矩形ABCD的對邊AD∥BC,

  ∴∠AFE=∠CEF,

  ∴∠AEF=∠AFE,

  ∴AE=AF=10,

  過點E作EH⊥AD于H,則四邊形ABEH是矩形,

  ∴EH=AB=8,

  AH=BE=6,

  ∴FH=AF﹣AH=10﹣6=4,

  在Rt△EFH中,EF= = =4 .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翻折變換的性質,矩形的判定與性質,勾股定理,熟記各性質并作利用勾股定理列方程求出BE的長度是解題的關鍵,也是本題的突破口.

  7.(2014•遵義9.(3分))如圖,邊長為2的正方形ABCD中,P是CD的中點,連接AP并延長交BC的延長線于點F,作△CPF的外接圓⊙O,連接BP并延長交⊙O于點E,連接EF,則EF的長為(  )

  A. B. C. D.

  考點: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正方形的性質;圓周角定理

  分析: 先求出CP、BF長,根據勾股定理求出BP,根據相似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ABC=∠PCF=90°,CD∥AB,

  ∵F為CD的中點,CD=AB=BC=2,

  ∴CP=1,

  ∵PC∥AB,

  ∴△FCP∽△FBA,

  ∴ = =,

  ∴BF=4,

  ∴CF=4﹣2=2,

  由勾股定理得:BP= = ,

  ∵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

  ∴∠BCP=∠PCF=90°,

  ∴PF是直徑,

  ∴∠E=90°=∠BCP,

  ∵∠PBC=∠EBF,

  ∴△BCP∽△BEF,

  ∴ = ,

  ∴ = ,

  ∴EF= ,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質,圓周角定理,相似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的應用,主要考查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題目比較好,難度適中.

  8.(2014•十堰9.(3分))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D∥BC,DE⊥BC,垂足為點E,連接AC交DE于點F,點G為AF的中點,∠ACD=2∠ACB.若DG=3,EC=1,則DE的長為(  )

  A. 2 B. C. 2 D.

  考點: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

  分析: 根據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的性質可得DG=AG,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GAD=∠GDA,根據三角形外角的性質可得∠CGD=2∠GAD,再根據平行線的性質和等量關系可得∠ACD=∠CGD,根據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可得CD=DG,再根據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 解:∵AD∥BC,DE⊥BC,

  ∴DE⊥AD,∠CAD=∠ACB

  ∵點G為AF的中點,

  ∴DG=AG,

  ∴∠GAD=∠GDA,

  ∴∠CGD=2∠CAD,

  ∵∠ACD=2∠ACB,

  ∴∠ACD=∠CGD,

  ∴CD=DG=3,

  在Rt△CED中,DE= =2 .

  故選:C.

  點評: 綜合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和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解題的關鍵是證明CD=DG=3.

  編輯推薦:

  2016中考語文備考:現代文閱讀練習匯總

  2016年中考:初三新生如何制定學習計劃

  2016中考備考必看匯總:各科目復習攻略

  初三家長在2016中考路上要避開五大誤區(qū)

  2016中考備考:解析英語聽力失分的9大主要原因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中考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中考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免費復習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編:songxiao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