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考點
1.面色淡青或青黑者,屬寒盛、痛劇。
2.脫血奪氣,病情危重,舌無血氣充養(yǎng),則顯枯白無華。
3.舌體小,舌鮮紅少苔,或有裂紋,或紅光無苔,為虛熱證。
4.胖大舌多主水濕內停、痰濕熱毒上泛。
5.點刺色鮮紅,多為血熱內盛,或陰虛火旺;點刺色絳紫,為熱入營血而氣血壅滯。
6.白厚而干,主痰濁濕熱內蘊;苔白如積粉,捫之不燥者,稱為積粉苔,常見于瘟疫或內癰等病。
7.舌苔薄膩,或膩而不板滯者,多為食積,或脾虛濕困。
8.咳聲短促,呈陣發(fā)性、痙攣性,連續(xù)不斷,咳后有雞鳴樣回聲,并反復發(fā)作者,稱為頓咳(百日咳),多因風邪與痰熱搏結所致。
9.口干欲飲,飲后則吐者,稱為水逆,因飲邪停胃,胃氣上逆所致。
10.大便泄瀉臭如敗卵,或夾未消化食物,矢氣酸臭者,多為傷食。
11.寒熱往來無定時:指患者自覺時冷時熱,一日多次發(fā)作而無時間規(guī)律的癥狀。多見于少陽病,為半表半里證。
12.戰(zhàn)汗常見于溫病或傷寒邪正劇烈斗爭的階段,是病變發(fā)展的轉折點。
13.雀盲因肝腎虧虛,精血不足,目失所養(yǎng)引起。
14.渴不多飲,兼身熱夜甚,心煩不寐,舌紅絳者,屬溫病營分證。
15.腹痛欲便而排出不爽,抑郁易怒者,多因肝郁脾虛。
16.弦脈多見于肝膽病、疼痛、痰飲等,或為胃氣衰敗者。亦見于老年健康者。
17.肝陽上亢證臨床表現:眩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夢,頭重腳輕,腰膝酸軟,舌紅少津,脈弦有力或弦細數。
18.心火亢盛證:心火上炎證;心火下移證;心火迫血妄行證;熱擾心神證或熱閉心神證。
19.下肢內側,內踝尖上八寸以下為足厥陰肝經在前,足太陰脾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后;內踝尖上八寸以上則足太陰脾經在前,足厥陰肝經在中,足少陰腎經在后。
20.痰濁胸痹癥狀:心胸窒悶,氣短喘促,多形體肥胖,肢體沉重,脘痞,痰多口黏。苔濁膩,脈滑。
21.肝陽頭痛癥狀:頭昏脹痛,兩側為重,心煩易怒,夜寐不寧,口苦面紅,或兼脅痛。舌紅苔黃,脈弦數
22.嘔吐——肝氣犯胃證——加味左金丸。
23.內傷發(fā)熱——氣郁發(fā)熱——治法:疏肝理氣,解郁瀉熱。常用中成藥:丹梔逍遙丸。
24.痹癥——風濕熱痹——游走性關節(jié)疼痛,局部灼熱紅腫,痛不可觸,得冷則舒,可有皮下結節(jié)或紅斑,常伴發(fā)熱、惡風、汗出、口渴、煩躁不安等全身癥狀。舌質紅,苔黃,脈滑數或浮數!畏ǎ呵鍩嵬ńj,祛風除濕。常用中成藥:四妙丸。
25.帶下病——腎陽虛證——帶下量多,綿綿不斷,質清稀如水;腰酸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面色晦暗,小便清長,或夜尿多,大便溏薄;舌質淡,苔白潤,脈沉遲——治法:溫腎培元,固澀止帶。常用中成藥:右歸丸。
內容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相關推薦:
2022年鄉(xiāng)村全科執(zhí)業(yè)助理醫(yī)師考試時間 | 學習經驗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