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考研調劑信息、考研分數線及考研成績查詢
考研英語 |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政治 |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考研數學 | 資料 真題 模擬題  專業(yè)課 | 真題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Exam8.com) >> 研究生入學考試 >> 復習指導 >> 政治復習 >> 文章正文
 2008年考研政治復習精華筆記(重點推薦)
【字體:
2008年考研政治復習精華筆記(重點推薦)
kaoyan.exam8.com 來源:考試吧論壇 更新:2007-11-20 11:49:09 考試吧考研

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1.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

  物質資料生產,是指人們以一定方式結合起來,改造自然,創(chuàng)造物質資料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是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出發(fā)點。物質資料生產包括生產(直接生產過程)、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huán)節(jié)。物質資料生產總過程,包含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過程和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相互關系的過程,即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兩個方面。

  2.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對象是生產關系 (2004年不定項選擇題第17題)

  生產力的基本構成要素是勞動力、勞動對象和勞動資料?萍际堑谝簧a力,但科技的作用是通過生產力三要素為中介實現的。任何社會生產關系總和中包括直接生產過程中的生產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和消費關系。生產資料所有制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一個社會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該社會的經濟基礎。

  生產力是生產的物質內容,生產關系是生產的社會形式。兩者辯證統(tǒng)一構成社會生產方式。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發(fā)展必然要求調整和變革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能夠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當生產關系不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時,能夠阻礙生產力的發(fā)展。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社會生產關系,確切地說是生產關系總和。它是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作用和矛盾運動中來考察社會生產關系的。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包括研究作為生產關系本質的經濟制度和作為生產關系具體形式的經濟體制。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研究任務是揭示經濟規(guī)律

  經濟規(guī)律是經濟運行過程中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和發(fā)展趨勢。經濟規(guī)律具有客觀性。經濟規(guī)律起作用是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只要經濟條件具備,經濟規(guī)律必然起作用,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一點與自然規(guī)律的客觀性是一樣的。

  經濟規(guī)律分三類:一是在一切社會都起作用的經濟規(guī)律,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規(guī)律;二是在幾個社會共同起作用的規(guī)律,如價值規(guī)律;三是在某個社會特有的經濟規(guī)律,如資本主義社會的剩余價值規(guī)律。

  4.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guī)律

  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一個社會形態(tài)的經濟制度。經濟制度的基礎是所有制關系。經濟制度和所有制是生產力的社會形式,生產力是它們的物質基礎。當一個社會經濟制度所能容納的生產力全部發(fā)揮出來以前是絕不會退出歷史舞臺的,而隨著生產力不斷突破經濟制度的限制又造成一切經濟制度的歷史暫時性。這是社會經濟制度變革的一般規(guī)律。人類社會經濟制度迄今為止已經經歷了原始社會經濟制度、奴隸制、封建制、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這種人類經濟制度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并不排斥國度的特殊性。

  5.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經濟制度是占統(tǒng)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總和,經濟體制則是對其各個階段矛盾本質的規(guī)定。經濟體制是經濟制度的具體形式,它們的關系是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并不是在經濟制度之外另存在經濟體制,經濟體制體現著經濟制度,經濟制度存在于經濟體制之中。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關系既要研究反映生產關系本質的經濟制度,又要研究生產關系具體形式的經濟體制。因為同樣的經濟體制可以反映不同的經濟制度,而同樣的經濟制度也可以采用不相同的經濟體制。

  6.社會經濟的兩種基本形態(tài)

  自然經濟是一種生產者自己生產滿足自己需要的自給自足的經濟形態(tài)。商品經濟是一種通過交換為滿足社會需要而生產的經濟形態(tài)。商品經濟分為簡單商品經濟和發(fā)達商品經濟兩個階段。簡單商品經濟與個體小生產相聯系,生產目的是為了通過交換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消費品和再生產所需要的生產資料。發(fā)達的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發(fā)達社會分工和機器大工業(yè)基礎上的生產目的是為了追求價值增值。發(fā)達商品經濟又可分為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和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fā)達商品經濟條件下不僅勞動產品成了商品,而且勞動力也成為商品。勞動力成為商品推動了社會一切勞動產品都采取了商品這一社會形式。

  7.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價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物的屬性能夠滿足人的需要。使用價值構成社會財富的物質內容,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的一般人類勞動。價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質屬性,是一個歷史范疇。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體。使用價值與價值是商品的內在矛盾,這一矛盾只能通過交換才能解決。

  8.交換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交換價值是一種使用價值同另一種使用價值相交換的量的關系或比例。價值是交換價值的內容,交換價值是價值的表現形式。

  9.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

  具體勞動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是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具體勞動具有質的差別。具體勞動雖然創(chuàng)造使用價值,但不是使用價值的惟一源泉。具體勞動與自然物質共同構成使用價值的源泉。

  抽象勞動創(chuàng)造商品的價值,它是商品生產社會中特有的范疇。抽象勞動作為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沒有質的差別,只有量的差別。

  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不是指兩種勞動,也不是指兩次勞動,而是指同一勞動的兩個不同方面。具體勞動生產商品使用價值,抽象勞動生產商品價值。勞動二重性學說是馬克思創(chuàng)立的,是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樞紐。

  10.商品價值量

  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耗費的時間。商品價值不是個別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復雜勞動是倍加的簡單勞動。在私有制商品經濟中,這個換算是通過交換、通過商品生產者背后的社會過程自發(fā)形成的。

  11.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勞動生產率是指單位勞動時間里所生產的商品數量或單位商品耗費的勞動時間。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量的大小與生產該商品的勞動生產率成反比。無論勞動生產率怎樣變化,同一勞動在同一勞動時間內生產的價值總量是不變的。但是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時間里生產的商品件數增加,而因為價值總量不變,單個商品中所包含的價值量就會下降。反之,就上升。

  12.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之間的矛盾是簡單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它決定了商品經濟的一切矛盾,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之間的矛盾,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之間的矛盾,商品與貨幣之間的矛盾都是由這一基本矛盾決定的。它貫穿于簡單商品經濟產生和發(fā)展的全過程。它決定著商品生產者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這一矛盾只有通過交換才能解決。

  13.價值形式的發(fā)展與貨幣的起源

  貨幣是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發(fā)展而產生的,是價值形式即交換價值發(fā)展的結果。價值形式的發(fā)展經歷了四個階段:簡單的偶然的價值形式,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價值形式,貨幣形式。貨幣出現后,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發(fā)展為商品和貨幣的外部對立。這種矛盾的外化,一方面促進了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導致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14.貨幣的職能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個基本職能,其他職能由此產生

  價值尺度是指用貨幣來表現和衡量一切商品價值的職能 (2005年單項選擇題第5題)。貨幣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時無需現實的貨幣,只需觀念的或想象的貨幣。

  流通手段是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的職能。執(zhí)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必須是現實的貨幣,而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紙幣是貨幣的符號,它代表金屬貨幣執(zhí)行貨幣流通手段職能。

  貯藏手段指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被貯藏起來。執(zhí)行貯藏手段的貨幣不能是想象的或觀念形態(tài)的貨幣,也不能是不足值的貨幣或僅僅是價值符號的紙幣,而必須是足值的貨幣即具有實在價值的金銀。

  支付手段是指在賒購賒銷即延期支付方式買賣商品時,貨幣用于清償債務的職能以及用來支付租金、利息、稅金和工資的職能。

  世界貨幣是指貨幣越出國內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充當一般等價物發(fā)揮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社會財富代表的作用,它是貨幣上述各種職能在世界范圍的延伸和運用。

  15.貨幣流通規(guī)律

  貨幣流通規(guī)律就是一定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guī)律。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取決于待售商品總量、價格水平、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三個因素。

  紙幣的流通規(guī)律要以金屬貨幣流通規(guī)律為基礎,即紙幣的供應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

  16.紙幣和信用貨幣

  紙幣是國家發(fā)行并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信用貨幣是指在信用關系基礎上產生的能夠執(zhí)行貨幣職能的一種信用憑證和符號。信用貨幣有銀行券、銀行票據(如支票)、商業(yè)票據(如期票和匯票)、信用卡、電子貨幣等。信用貨幣和紙幣一樣,本身沒有價值,是以信用關系為基礎的一種價值符號。信用貨幣的產生和發(fā)展,能夠促進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但也增加了商品經濟中危機產生的可能性。

  紙幣發(fā)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時造成通貨膨脹,反之則造成做通貨緊縮。

  17.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

  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的經濟規(guī)律。價值規(guī)律是商品經濟的普遍規(guī)律。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它以價值為基礎。

  價值規(guī)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按照價值量進行交換。

  價值規(guī)律的表現形式:價格以價值為中心而上下波動。

  價值規(guī)律的主要作用:通過價格與價值的背離,自發(fā)地調節(jié)社會總勞動在各部門之間的按比例分配,使社會資源配置趨于合理與優(yōu)化;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促進商品生產者之間在市場競爭中實現優(yōu)勝劣汰和兩極分化。

  18.市場機制

  價格與供求、競爭相互作用構成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發(fā)揮了調節(jié)作用,價值規(guī)律的作用就是通過市場機制表現出來的。

  供求關系影響價格:供大于求,價格下跌;供小于求,價格上升;供求相等,價格等于價值。價格也會反作用于供求:價格下跌,會引起供給減少,需求增加;價格上漲,會引起供給增加,需求減少。

  19.商品流通公式與資本流通公式之間的區(qū)別

  商品流通公式是:w-g-w。資本流通公式是:g-w-g′。

  作為貨幣的貨幣和作為資本的貨幣是不同的,這可以從商品流通公式和資本流通公式的區(qū)別看出來。兩者區(qū)別是:買賣順序不同;起點和終點不同;流通中充當的媒介物不同;目的不同,簡單商品流通是為買而賣,目的為了消費,為了得到另一種使用價值,資本流通是為賣而買,目的為了價值增殖,為了得到更多的貨幣。

  20.資本總公式及其矛盾

  資本的總公式是g-w-g′(g′ = g +⊿g)。⊿g是運動過程中的價值增殖額,稱為剩余價值。資本是能夠帶來價值的價值。

  價值增殖不在流通領域,又離不開流通領域,是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

  21.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勞動力是指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在任何社會都是生產的基本要素。但勞動力成為商品,卻是一定歷史條件的產物。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特定的條件。

  .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勞動力所有者必須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賣自己的勞動力;二是勞動力所有者喪失了一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除了自己的勞動力以外一無所有,必須靠出賣勞動力為生。這兩個基本條件是在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22.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

  勞動力商品也有使用價值和價值。但勞動力是特殊商品,它的價值與使用價值具有特殊性。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這包括:(1)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資料的價值;(2)勞動者繁衍后代所必須的生活資料的價值;(3)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勞動力商品還包含著歷史和道德的因素。

  23.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的統(tǒng)一

  資本主義生產具有兩重性:一方面是生產使用價值的勞動過程,另一方面是生產剩余價值的價值增殖過程,是這兩個過程的統(tǒng)一。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二重性根源于生產商品的勞動二重性。

  資本主義勞動的特點:一是工人的勞動屬于資本家,工人在資本家的監(jiān)督下勞動;二是勞動產品全部屬于資本家。

  24.剩余價值的本質和來源

  雇傭工人的勞動分兩部分:必要勞動用于生產勞動力的價值,剩余勞動用于生產資本家無償占有的剩余價值。

  剩余價值的本質是雇傭工人創(chuàng)造的并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價值。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是剩余價值的源泉。

  25.資本的本質

  資本在現實生活中總是表現為一定的物,如廠房、機器、設備等等,但是這些物本身并不就是資本。資本不是物,而是一種生產關系,在資本主義經濟中,資本在本質上體現了資本家對雇傭工人的剝削關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是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是能夠帶來價值的價值。

相關鏈接2008年考研政治形勢與政策補充資料(最終版)

     2008年考研政治應試精華試題解析

     2008年考研時事政治復習沖刺專題

更多內容請訪問考試吧考研頻道

和研友們去交流么?去論壇看看吧!

去考研博客圈,看考研名師博客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文章錄入:shxfq    責任編輯:shxfq  
 版權聲明
   如果本考研網站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考研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發(fā)表評論
關于本站 網站聲明 廣告服務  聯系方式  團隊招募  站內導航  客服中心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4-2008 考試吧考研網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中關村園區(qū)(北京市海淀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