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C 2.D 3.A 4.C 5.A 6.B 7.B 8.A 9.D 10.B
11.C 12.A 13.C 14.A 15.B 16.D 17.B 18.A 19.B 20.B
二、多項選擇題
1.ABC 2.AB 3.AB 4.ABCD 5.ABC 6.ABC
7.ABCD 8.ABC 9.ABC 10.ABCD 11.AB 12.ABC
13.ABCD 14.BC 15.AC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 21.ABCD 22.ABCD 23.BC 24.ABD
25.ABCD 26.AB 27.BC 28.AB 29.ABC 30.BC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36.ABCD
37.ABC 38.ABC 39.ABC 40.ABC 41.ABCD 42.BCD
43.AB 44.ABC 45.ABC 46.ABCD 47.ABCD
三、分析題
1.(1)近代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的社會,這是近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特殊的社會形態(tài)。毛澤東從唯物史觀出發(fā),深刻分析這個社會的六個基本特點:
第一,封建時代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基礎被破壞了,但是,封建剝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不但依舊保持著,而且同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結合在一起,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占據(jù)著明顯的優(yōu)勢。第二,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某些發(fā)展,但始終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主要形式。第三,中國封建勢力與帝國主義相勾結,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和奴役中國的社會基礎和政治基礎。第四,帝國主義侵略勢力,破壞了中國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不僅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操縱了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是阻礙中國獨立和發(fā)展的根本因素。第五,中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fā)展,表現(xiàn)出極端的不平衡。第六,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下,中國廣大人民貧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見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規(guī)定著中國革命的方式方法,制約著中國革命的發(fā)展道路。認識近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特點,是認識近代中國革命的性質和任務,制定革命路線和方針的基礎。
(2)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一次提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還處于初級的階段。黨的十三大召開前夕,鄧小平在馬克思主義發(fā)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具有特定內涵的新概念,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作為事關全局的基本國情加以把握。黨的十三大系統(tǒng)闡述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正是由于我黨對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有了一個科學認識與正確把握,我國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道路,使社會主義中國在中國顯示出蓬勃生機和活力,使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2.(1)背景:抗日戰(zhàn)爭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一個階段。毛澤東在全黨領導地位的確立,中國革命兩次勝利與兩次失敗的反復比較,抗日戰(zhàn)爭的復雜環(huán)境和豐富實踐,黨的思想路線的端正與理論素養(yǎng)的提高,這些都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成熟創(chuàng)造也有利條件。在20世紀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澤東撰寫了《(共產黨人)發(fā)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新民主主義論》等一批重要的理論著作,對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作了系統(tǒng)的闡述。
(2) 內容:首先,毛澤東揭示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性質和主要特征,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和中國革命發(fā)生、發(fā)展的原因。1919年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民主革命,已經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它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其次,毛澤東闡明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政治上,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建立一個以無產階級為領導、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新民主主義共和國。經濟上,沒收操縱國計民生的大銀行、大工業(yè)、大商業(yè)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建立國營經濟;沒收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并引導個體農民發(fā)展合作經濟;允許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和富農經濟的存在。文化上,廢除封建買辦文化,發(fā)展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中華民族的新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再次,毛澤東總結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指出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這就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主要的法寶。
(3) 意義:①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創(chuàng)立的新民主主義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成果。②新民主主義理論的系統(tǒng)闡明,標志著毛澤東思想得到多方面展開而達到成熟。
3.(1)在中國近代史上有過多次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嘗試,包括戊戌維新、辛亥革命,龍其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中間路線,但是都失敗了。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這是因為:
、 從民族資產階級自身來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能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② 從當時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來看,帝國主義列強不可能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帝國主義列強來中國只是為了掠奪中國,發(fā)展它們自己的資本主義。 “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反對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就是中國的近代史!雹蹚闹袊母锩蝿輥砜矗瑖顸h當局不允許任何阻止其一黨專政的力量存在。持有中間路線想法的人們一接觸到實際斗爭,尤其是內戰(zhàn)重起,就使他們只能在靠近共產黨或靠近國民黨中選擇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國民黨當局不僅極度仇視中國共產黨,而且對民主黨派、民主人士也充滿敵意,不斷以暴力對他們施行迫害。蔣介石不允許民盟這樣的組織存在,使中間路線最后破滅。
(2)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宣告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已經到來,中國歷史由此開辟了一個新紀元。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占人類總數(shù)1/4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第二,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第三,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人民可以集中力量從事經濟文化等方面建設的時期開始到來了。第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xiàn)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五,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zhí)政黨。
總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這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偉大勝利。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了;這就為實現(xiàn)第二項歷史任務,即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4.(1)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至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我國社會進入了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這一時期,我國社會的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社會在政治上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各革命階級聯(lián)合專政的政治制度;在經濟上實行國營經濟領導下的合作社經濟、個體經濟、私人資本主義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五種經濟成分并存的經濟制度;在文化上發(fā)展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新民主主義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一個過渡性質的社會,既有資本主義因素,又有社會主義因素,而其中社會主義因素,如中國共產黨的政治領導、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馬克思主義在思想文化領域中的指導地位等占主導地位。這些因素的增長,加上有利的國際條件,決定了中國必然向社會主義過渡。
(2) 國民經濟恢復任務完成以后,之所以要著力進行社會主義改造,主要是因為具備了以下條件:
第一,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主要基礎。這是中國選擇社會主義的一個基本因素。
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fā)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yè)起飛的基礎。資本主義經濟與政府、國營經濟和社會的矛盾及其發(fā)展, 1950年以后,加工訂貨、經銷代銷、統(tǒng)購包銷、公私合營等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了相當程度的發(fā)展。這就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第三,對個體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一個必要條件。在土改以后,許多地區(qū)的農民從發(fā)展生產的需要出發(fā),已經在探索組織起來的各種途徑,開始有了實行互助合作的實踐。這也為對個體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積累了初步的經驗。
第四,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在這種條件下,1953-1956年經過三大社會主義改造,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5.(1) 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毛澤東在黨內率先提出以蘇聯(lián)經驗為鑒戒,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并率先示范,把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進行第二次結合,經歷了艱難曲折的歷程,作了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發(fā)表了《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文章,提出了許多關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觀點。
(2) 毛澤東提出的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思想主要有:①社會主義社會仍然存在著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著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這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②要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并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一系列新方針、新政策;③要造就一個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那樣一種政治局面;④走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道路,最重要的是正確處理農、輕、重三者的比例關系;⑤正確處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各種關系的思想,“兩參一改三結合”的中國特色的企業(yè)管理經驗;⑥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我國建設成偉大的社會主義強國的戰(zhàn)略思想和指導方針,等等。
(3) 這些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①它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和鄧小平理論提供了十分寶貴的思想源泉,為鄧小平理論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重要內容;②它為鄧小平理論提供了一條正確的思想路線;③毛澤東在探索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過程中所表現(xiàn)的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和理論品格,對鄧小平的成功探索具有明顯的示范作用。它對我國今天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仍然具有指導意義。當然,這些成果還是初步的,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中共領導集體根據(jù)新時期、新情況,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路線、方針、政策,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毛澤東思想中關于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創(chuàng)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實現(xiàn)了馬列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過程中的第二次歷史性飛躍。
6.(1) 毛澤東的建黨學說把馬克思主義建黨思想與中國國情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成功地解決了在無產階級人數(shù)很少而戰(zhàn)斗力很強、農民和其他小資產階級占人口大多數(shù)的國家,建設一個具有廣大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這樣一個極其艱巨的任務,既廣泛吸收了工人階級以外的階級、階層中的革命分子入黨,又保持黨的工人階級先鋒隊性質。中國共產黨既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又是全民族的先鋒隊。
(2) 主要內容包括:①著重從思想上建設黨,經常注意以無產階級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②注重黨的組織建設,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③注重黨的作風建設,概括了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密切聯(lián)系群眾以及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并把這三大作風作為中共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④正確處理黨內矛盾,創(chuàng)造了整風這種進行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的形式,提出了“團結—批評—團結”,“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確處理黨內矛盾的方針;⑤新中國成立前后,又提出要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作風,警惕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反對官僚主義等。
(3) 毛澤東建黨學說從實踐和理論上豐富和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建黨學說。黨的建設是我國民主革命取得勝利的最主要法寶,被毛澤東稱為“偉大的工程”。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新時期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新局面,關鍵在于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要堅持以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為重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的“新的偉大工程”。
7.(1) ①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毛澤東率先提出了“馬列主義中國化”這個重大命題,倡導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認為中國革命和建設要取得成功,必須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相結合,從而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取得成功奠定了方法論基礎。
、 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過程中,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第一次實現(xiàn)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發(fā)展了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
(2) ①“文化大革命”結束以來,在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認識問題上,存在著兩種錯誤傾向:一種是認為凡是毛澤東作出的一切決策、指示,都必須堅決維護;另一種是借口毛澤東晚年犯了嚴重錯誤,全面否定毛澤東的歷史地位與毛澤東思想的科學價值和指導作用。②正確認識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和指導意義,有一個科學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問題,這個問題的解決,關系到怎樣看待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關系到怎樣看待黨和國家過去幾十年奮斗的成就,關系到黨的團結、國家的安定,也關系到黨和國家未來的發(fā)展前途,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③鄧小平在領導全黨撥亂反正中,用極大的精力來解決如何正確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歷史地位的問題。在他的主持下,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建國以來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作出了科學的、實事求是的評價。
(3) ①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②它是中國革命和建設的科學指南。③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它過去是、今天是、將來依然是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將長期指導我們的思想和行動。改革開放偉大事業(yè),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chuàng)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
相關推薦:2010年考研政治《中國近現(xiàn)代史》沖刺講義匯總· | 2022考研復試聯(lián)系導師有哪些注意事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常見問題 | 04-28 |
· | 2022年考研復試面試回答提問方法有 | 04-28 |
· | 2022考研復試怎么緩解緩解焦慮心態(tài)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訣竅介紹 | 04-27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如何準備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英語口語常見句式 | 04-26 |
· | 2022年考研復試的四個細節(jié)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準備:與導師及時交流 | 04-26 |
· | 2022考研復試面試的綜合技巧 | 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