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形式與所考察能力
快速閱讀要求考生在15分鐘內完成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和后面的10道題。前面7個題是判斷正誤(包括NOT GIVEN),后3個是填空題填根據(jù)閱讀的理解,填三到四個單詞(答案基本都是原文中出現(xiàn)的原詞)。這反映出四級考試從單純的模仿托福的形式轉向托福和雅思學習的融合。
快速閱讀,顧名思義,它的目的在于測試考生單位時間當中的閱讀量,其實四級對速度的考察是近幾年一直延續(xù)的一種結果。在2002年的時候,我們四級閱讀平均每一篇文章閱讀量是284個單詞,2003年6月,每篇文章閱讀量是300個單詞。2005年一月份和六月份,平均閱讀量是320到333個單詞。這說明一點,四級考試委員會對閱讀速度這個能力早就有一個延續(xù)性的逐步的提高。
二、解題的思路與方法
1.小標題,大作用
在篇幅相對比較短的閱讀理解考試當中可以直接用題目當中的關鍵詞匯定位,但是面對長篇累牘的快速閱讀考生首先應當留意文章當中的小標題,有的同學覺得可能雅思比四級快速閱讀難在詞匯,其實不然,雅思和四級快速閱讀難度的分水嶺在于小標題是否給出,在四級考試當中快速閱讀其實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對應關系和聯(lián)系能力,小標題的作用如同字典前面的目錄,可以幫助考生宏觀的把握文章框架,迅速尋找到有效信息的范圍!爱嬛瘢叵鹊贸芍裼谛刂小敝挥羞@樣才能“一發(fā)而得其妙解”。
但應注意的是,與在傳統(tǒng)閱讀當中靠關鍵詞對應文章不同,題目與小標題的對應應該是靠題目整句所談論的話題來對應而非個別詞匯,如樣題快速閱讀6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building of landfills is the job of both fede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乍一看這個題目當中包含了與小標題5 Building the Landfill當中的building,但是題6整個句子的核心話題是在美國建立垃圾填埋場的分工問題,屬于聯(lián)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職責,根據(jù)邏輯,分工或者職責的明確應該是在籌備規(guī)劃階段完成的,因此我們應該把第6題的答案鎖定在第4個小標題 Proposing the Landfill下的內容。
在快速閱讀當中,第一步工作應該是用提干去對應小標題,先確定大的范圍,然后在確定的小標題項下查讀。避免重復閱讀無關信息,提高查讀的針對性,涉及到宏觀點考察的時候,小標題的綜合就是主旨題答案的來源。
2.Y,N ,NG
我們習慣于的傳統(tǒng)題型中說的錯誤選項特征是反偏混無,把原文中沒有提到的信息歸為錯誤的一種即沒有劃分清NG和N 之間的差別,而Direction當中僅僅給出的Y =agrees with , N=contradicts ,NG=not given 大多數(shù)考生看過之后還是一頭霧水,因此,必須在此給大家清楚的界定各種答案所代表的具體內涵。
Yes
1、同義表達(樣題FR T5)
2、原意轉化;(樣題FRT2)
3、根據(jù)原文概括或歸納而成的。(樣題FR T1 )
No
1、題目與原文直接相反;(樣題FR T 4)
2、原文是多個條件并列,題目是其中一個條件(出現(xiàn)must or only);
3、原文為人們對某種事物的理論感覺,題目則強調是客觀事實或已被證明;
4、原文和題目中使用了表示不同范圍、頻率、程度的詞;(樣題FR T3 ,6)。
Not Given
1、題目中的某些內容在原文中沒有提及;
2、題目中的范圍小于原文的范圍,也就是更具體 (note:但是大于就是ture了);
3、原文是可能性,題目是必然性;(樣題FR T7)
4、題目有比較級,原文沒有比較。
三、定位應注意的這些與那些
1、留意數(shù)字和符號,數(shù)字和符號的位置是最容易找的,如問題有提及過,用尋找關鍵字的方法找答案。當然為了提高難度,數(shù)字有時候在文章或提干當中也可能會用英文表達;(樣題快速閱讀T9)
2、如您不知道一個詞的意思的話,您可試估計這字詞是正面的(positive)還是負面的(negative),這對您認識文章的意思和作者的意圖很有幫助;T 7 中Hazarfous
3、注意文字或句子的形式變化,在文章中尋找答案的難度很多時候是看對字句的形式變化的認識能力。
需注意的3種不同形式:
第一種:相同詞性的同義替換
rules and regulations——regulations T5
第二種:動-副同義替換
speed up——quickly
第三種:同義、文與數(shù)的替換
most of ——57 percentage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