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增值稅的歷史沿革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高頻考點】:我國增值稅的歷史沿革
1979年,我國開始對開征增值稅的可行性進行調研;繼而在1980年選擇在柳州、長沙、襄樊和上市等城市,對重復征稅矛盾較為突出的機器機械和農業(yè)機具兩個行業(yè)試點開征增值稅;1981年,試點范圍擴大到自行車、電風扇和縫紉機三種產品;1983年,征稅地點擴大到全國范圍,1984年,國務院發(fā)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草案)》。這一階段的增值稅的稅率檔次過多,征稅范圍并不包括全部產品和所有環(huán)節(jié),只是引進了增值稅計稅方法,并非真正意義上的增值稅。
1993年底,我國工商稅制進行了較為徹底的全面改革。1993年12月13日發(fā)布的《增值稅暫行條例》,確立了自1994年1月1日起,增值稅的征稅范圍為銷售貨物,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進口貨物,因不允許一般納稅人扣除固定資產的進項稅額,故稱“生產型增值稅”。東奧中級職稱編輯“娜寫年華”發(fā)布。實行生產型增值稅,主要是基于控制投資規(guī)模、引導投資方向和調整投資結構的需要。
1994年后征收的增值稅,與此前試行開征的增值稅相比,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實行價外稅,即與銷售貨物相關的增值稅額獨立于價格之外單獨核算,不作為價格的組成部分;(2)擴大了征收范圍,即征收范圍除了生產、批發(fā)、零售和進口環(huán)節(jié)外,還擴展到勞務活動中的加工和修理修配;(3)簡化了稅率,即重新調整了稅率檔次,采用基本稅率、低稅率和零稅率;(4)采用憑發(fā)票計算扣稅的辦法,即采用以票控稅的征收管理辦法,按照增值稅專用發(fā)票等抵扣憑證上注明的稅款確定進項稅額,將其從銷項稅額中抵扣后計算出應納稅額;(5)對納稅人進行了區(qū)分,即按銷售額的大小和會計核算的健全與否,將納稅人劃分為一般納稅人和小規(guī)模納稅人,對小規(guī)模納稅人實行簡易征收辦法。
2004年,我國開始實行由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型試點。自2004年7月1日起,東北地區(qū)的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大連市實行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政策的試點;自2007年7月1日起,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的改革由東北三省一市擴大到中部地區(qū)26個老工業(yè)基地城市;自2008年7月1日起,東北老工業(yè)基地擴大增值稅抵扣范圍試點政策適用于內蒙古東部地區(qū);與此同時,增值稅轉型試點擴大到汶川地震中受災嚴重地區(qū),包括極重災區(qū)10個縣市和重災區(qū)41個縣區(qū)。2008年11月5日,國務院修訂《增值稅暫行條例》,決定自2009年1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
2012年1月1日起,我國率先在上海實行交通運輸業(yè)及部分現(xiàn)代服務業(yè)的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改革。隨后,北京市、天津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含寧波市)、福建省(含廈門市)、湖北省、廣東省(含深圳市) 自2012年9月1日起先后納入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地區(qū)。
經國務院批準,自2013年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交通運輸業(yè)和部分現(xiàn)代服務業(yè)營改增試點。自2014年1月1日起,鐵路運輸和郵政業(yè)也納人了營業(yè)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考情分析】
考頻星級:☆
【高頻考點】:增值稅的計稅方法
增值稅的計稅方法,即增值稅應內稅額的計算方法?偟膩碚f,增值稅的計稅方法主要有三種,即稅基列舉法、稅基相減法和購進扣稅法。各國最常采用的計稅方法是購進扣稅法。
購進扣稅法,又稱進項稅額扣除法、稅額扣減法,簡稱扣稅法,其基本步驟是先用銷售額乘以稅率,得出銷項稅額,然后再減去同期各項外購項目的已納稅額,從而得出應納稅額。
應納稅額 = 增值額×稅率 = (產出-投入)×稅率
= 銷售額×稅率-同期外購項目已納稅額
= 當期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
在實行購進扣稅法的情況下,銷售額、稅率、當期外購項目已納稅額(體現(xiàn)在購進商品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都是已知的,既計算簡便,又能體現(xiàn)出增值稅的“中性”特征。這種方法雖然并不直接計算銷售額,但可以便捷地計算出應納稅額,因而成為各國增值稅最常采用的計稅方法。
關注566會計職稱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內部資料等信息!
會計職稱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會計職稱"
初級QQ群: | 中級QQ群: |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