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教學中講授“果實”概念時,既選可食的果實,又選不可食的果實(如棉籽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準確地掌握“果實”概率。這是運用了:()
A.正例與反例配合法
B.變式法
C.比較法
D.直觀法
12.學習策略中的一種——元認知策略、包括制定認知計劃(計劃策略)、監(jiān)視計劃執(zhí)行(監(jiān)視策略)和:()
A.調節(jié)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實施策略
D.價值性
13.發(fā)散性思維的主要特征有三個:交通性、獨創(chuàng)性和:()
15.一般說來,態(tài)度和品德的形成過程經歷三個創(chuàng)優(yōu),即依從、認同和:()
A.內化
B.行為
C.實行
D.反饋
16.學生害怕在社會交場合講話,擔心自己會因發(fā)抖、臉紅、聲音發(fā)顫、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慮,覺得自己說話不自然,因而不敢抬頭,不敢正視對方眼睛。這種心理癥狀是一種:()
A.抑郁癥
B.恐怖癥
C.焦慮癥
D.強迫癥
17.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據(jù)用心理方法和技術搜集得來的資料,對學生的心理特征與行為表現(xiàn)進行評鑒,以確定其性質和水平并進行分類診斷過程,叫做:()
A.心理評估
B.心理診斷
C.心理輔導
D.心理測驗
18.課堂上人際關系出現(xiàn)雙方相互親近,認知協(xié)調,情感和諧,行動一致。這是一種:()
A.吸引的人際關系
B.合作的人際關系
C.溝通的人際關系
D.平等的人際關系
19.不能遵守公認的正常兒童行為規(guī)范和道德標準,不能正常與人交往和參與學習的行為,叫做:()
A.差生行為
B.問題行為
C.逆反行為
D.心理障礙行為
20.有系統(tǒng)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叫做:()
A.教學測量
B.教學測驗
C.教學評估
D.教學檢查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