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
社會救助社會工作的主要內容基本上圍繞著社會救助的內容展開,也就是說以基本生活救助、各類專項救助、災害救助以及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為主。 (多選)
一、以基本生活救助為主的社會救助社會工作:
從制度設計上看,基本生活救助目前在城市主要是城市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在農村主要是農村 低保制度和農村“五!惫B(yǎng)制度 。
1、參與社會救助政策的制定、實施與評估:
(1) 社會救助政策的制定:
作為社會救助的核心,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的建立和發(fā)展是我國社會轉型和經濟變革的時代背景下進行的。
(2) 政策實施與評估:
社會工作者是救助政策實施的具體執(zhí)行者。
評估是對社會救助政策的合理性和政策實施的公平性的檢驗,是促進社會政策更加科學、更加完備的重要手段。我國的社會救助政策起步晚,目前正向著綜合性、制度化的方向發(fā)展,救助政策的功能、目的、手段,救助行為的標準、方法、形式等,都在不斷發(fā)生變化。
2、以社區(qū)為基礎推動生活救助各項政策的實施:
(1) 物質救助與能力發(fā)展并重:
社區(qū)是社會救助的主要平臺,是困難群體日常生活和賴以生存的重要場所。許多與困難群體相關聯的救助政策都需要在社區(qū)層面實施。推動以反貧困為主旨的生活救助各項政策
在社區(qū)層面的實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提供物質幫助,利用國家救助政策為貧困個人和貧困家庭提供所需的現金和物質援助,以及一些服務支持等;
二是提供就業(yè)機會,為貧困家庭的發(fā)展和貧困個人的能力展示創(chuàng)造條件,使有勞動能力的低保對象逐步減少并脫離對社會救助的依賴。
(2) 整合社會資源,動員社會力量:
社會救助的主體除了政府,還有各類社會組織。在社區(qū)層面,社會工作者要積極開發(fā)和整合各類單位、社會組織的資源,將政府支持與社會力量相結合,形成社會救助的合力。
1 建立鄰里支持網絡。困難群體的社會交往范圍小,人際圈子同質性高,家庭支持不夠。在實施社會救助時,社會工作要積極為困難群體修復社會關系,建立社會支持網絡,尤其是鄰里支持。
2 整合駐區(qū)單位的資源。在社區(qū)層面,共駐共建、資源共享是指單位與社區(qū)之間形成和建立良好的互動關系,資源共同使用,問題共同解決,共同享用。駐社區(qū)單位和個人社區(qū)意識的增加,鈄會大大提高社區(qū)認同度,同時對社區(qū)的依賴性也會增加。在這種情況下社會工作者要善于聯系駐區(qū)單位,注重發(fā)展共享資源。比如,某一社區(qū)利用暑期成立了為困難家庭服務的“少年義工隊”。
3 注意發(fā)揮社會組織的力量。比如,可以引導青年志愿者組織為孤寡老人提供陪聊服務,可以動員婦聯組織為貧困家庭的婦女、兒童提供相應幫助等。 (單選)
二、專項救助社會工作的內容:
專項社會救助制度的目的在于解決貧困群體遇到的基本生存之外的專門困難,比如兒童的教育問題、家庭的住房問題、看病就醫(yī)問題等。 (多選)
1、教育救助:
(1) 參與政策制定,促進政府加大對教育救助的投入。
我國政府針對家庭貧困而無法入學的學生建立了教育救助制度。在義務教育階段,主要是減免學費、教科書費,補助困難學生住宿費用和午餐等;在高、中等教育階段,主要是提供學校報到路費、發(fā)放國家助學金、勵志獎學金等。2008年,中央和地方財政安排中等職業(yè)學校國家助學金達到200億元,90%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濟學生獲得資助。
(2) 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教育救助,整合社會資源。
各類社會組織和熱心人士也是教育救助資源的重要來源。中國青少年基金會實施的“希望工程”和“春蕾計劃”等項目就是我國重大的社會教育救助舉措。 (專項救助)
(3) 針對學生個人需求,開展分層分類救助。
包括針對困難家庭學生教育救助在內的教育資助體系共分五個層次,即 “獎、貸、助、補、減” 。
1 所謂獎,即學校設立獎學金支持家庭困難且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
2 所謂貸,即金融機構針對高校困難學生開展的各種助學貸款。
3 所謂助,即政府通過學校發(fā)放助學金,同時學校設立勤工儉學崗位,學生可以通過工作獲得一些收入。
4 所謂補,即政府每年撥出一定的?詈透咝乃諏W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對困難學生的生活補助。
5 所謂減,即針對不同專業(yè)和經濟困難程度不同的學生減少或者免收學費。
(4) 提高救助效果,健全救助網絡。
微信搜索"萬題庫社工學習工坊"也可獲得社工證書!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