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申論文章的寫作為廣大考生所頭疼。眾所周知,好文章的誕生與平時知識積累離不開的。下面將結合一篇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來告訴大家,在實戰(zhàn)中申論文章需特別注意的點,為廣大考生打好接下來公務員考試戰(zhàn)役提供參考。
一、觀點要準確且明確
對于議論文來說,觀點,即總論點是全篇文章的靈魂之所在。申論文章寫作要求使用的文體必須是議論文,其總論點同樣很關鍵。而作為一門考試,申論文章要尤其注意觀點的準確性和明確度。
其一,觀點要準確。一方面,觀點要符合考官要求。作答要求和材料是體現(xiàn)考官意圖之所在,所以,申論文章需是結合二者形成的觀點,才能保證不跑題或是偏題。另一方面,還要注意觀點符合政策法規(guī)、現(xiàn)實國情及主流價值,說白了,即觀點要是合理的。
其二,觀點要明確。通俗點說,就是文章的核心觀點要讓考官很快就能找到。比如下面這篇范文:我們只看標題便能知道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即寬容對待改革中的失敗。標題是一篇文章最明顯的位置,在標題就交代觀點,這是讓讀者迅速找到觀點的很好手段。此外,這篇文章在開頭最后一句話也交代了核心觀點:“既‘鼓勵創(chuàng)新’,也‘寬容失敗’,改革思維亟須轉化為具體行動。”與標題統(tǒng)一對應起來。開門見山,迅速切入主題,讓讀者也能立馬知道這篇文章的核心思想。
二、論證要合理且透徹
申論文章其實就是一個說理的過程。因此,理要正,論要透。所謂理要正出了核心觀點要合理之外,分論點也要合理。一方面,分論點必須要能夠論證核心觀點,經(jīng)過分論點論證之后,能夠讓他人信服。另一方面,論證過程一定要透徹,讓他人閱讀之后,能夠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在下面的范文中,為了論證“改革創(chuàng)新要允許失敗”這個核心觀點,作者從重要性和緊迫性兩個方面進行了說明。首先通過撒切爾夫人的例子,指出改革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接著通過對當前存在的問題的概括——畏難情緒的存在,來說明改革“要允許失敗”的原因,從側面交代改革創(chuàng)新的緊迫性。讓人一目了然的就知道,必須要改革,而且也要容忍失敗,化解畏難情緒。
三、“空談闊論”要不得
正如下面這篇文章所演示,申論文章不能空論,而不談解決問題。范文在論證完“改革創(chuàng)新要允許失敗”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后,接著作者從“要有敢于改革的勇氣與完善糾錯機制”兩個方面提出了促改革創(chuàng)新的措施。這樣,就不僅僅只局限于分析,而是能夠為解決現(xiàn)實問題提供參考的。分析問題的最終目的是要解決問題的,而申論考試的歸宿點也在于解決問題能力。因此,無論你所寫的文章是以解決問題的對策為主體的,還是以分析問題原因影響等為主體的,最好都能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具體可行的對策。
四、所謂好詞句要放對位置
優(yōu)美的辭藻對于一篇文章來說確實很重要,能夠增強讀者閱讀的興趣、錦上添花。然而,對于申論文章來說,千萬不能舍本逐末,一味的注意遣詞造句了。只有合適的詞句,才是好的。不合適,再辭藻華麗,都只是畫蛇添足。不難發(fā)現(xiàn),范文中基本上沒有我們通常所理解的那種“文采飛揚”,只是在客觀理性的闡述觀點。但會給然一針見血、增長見識之感。在申論文章中,遣詞造句的精準比辭藻的堆砌更有效果。
五、結構完整,布局合理
議論文的結構有總分式、分總式、總分總式。而在考試中,最好用的一種是總分總式。即開頭破題引入——主體說明論證——結尾點題升華缺一不可。而且開頭、結尾以簡潔、凝練為要。范文開頭一百多字破題,開門見山介入正題;結尾更是只有三十來字,呼應開頭,再次點題。予人以簡潔明快、實話實說之感。
范文:
改革創(chuàng)新要允許失敗
上海市政府近日提請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關于促進改革創(chuàng)新的決定(草案)》,將依法保障改革創(chuàng)新,寬容失敗。《決定(草案)》明確:“對依照本決定規(guī)定程序決策、實施改革創(chuàng)新,而未能實現(xiàn)預期目標,且未謀取私利的,在政府績效考核中對有關部門和個人不作負面評價,不予追究行政責任及其他法律責任。”“非改革創(chuàng)新無以前進”,這樣的處境也是不少地區(qū)面對的;既“鼓勵創(chuàng)新”,也“寬容失敗”,改革思維亟須轉化為具體行動。
剛剛去世的“鐵娘子”撒切爾一生充滿爭議,但其改革精神卻為人嘆服。自上世紀70年代末起,雖有在野黨的猛烈反對,但撒切爾堅決將對國有企業(yè)、社會保障、工會一系列改革進行到底,并最終以10年努力,推動了英國經(jīng)濟的新生。
我國的改革進入攻堅期,已觸及到重大利益調整,階層利益、群體利益、部門利益等種種利益關系糾葛,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很多時候甚至是向自己“開刀”。面對嚴峻的改革形勢和艱巨的改革任務,不少干部難免都有畏難情緒。
記者曾聽到一些干部戲言,“改革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改革“試錯”機制的缺乏,催生了不少干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做太平官心態(tài),成為改革路上的絆腳石。不改革可能不會犯錯,但要承擔歷史責任;改革可能會犯錯,卻能為前行道路探索寶貴的經(jīng)驗教訓。
先行者,要擔當起改革先鋒的責任,也要承擔可能的挫折和風險。只有依靠制度建設營造“鼓勵創(chuàng)新、寬容失敗”的改革氛圍,才能真正讓人“甩開膀子”、迸發(fā)出新的改革動力。當然,“寬容失敗”的同時,要建立相應的調整和糾錯機制。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牢牢把握主動權。
給一次失敗的機會,給一次糾錯的嘗試,相信改革之路會越走越寬。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