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周末上映,瞬間成為暑期唯一可以抗衡世界杯的娛樂項目。在中國內地,上映四天票房超過七億,堪稱中國電影院線有史以來之最,其連破紀錄的速度已經讓人無暇統(tǒng)計。
然而,讓《變4》大獲關注的,并不是它一騎絕塵的票房,而是其中讓人目不暇接的“中國元素”。除了有李冰冰、呂良偉、韓庚、鄒市明等中國演員加盟和中國取景外,片中還植入了大量中國品牌廣告,包括蛋白粉、牛奶、汽車、電視、珠寶、礦泉水、功能飲料,甚至鴨脖。
【標準表述】
[綜合分析]
近年來,美國好萊塢大片的“中國風”漸勁,尤其是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繁榮和在金融危機中發(fā)揮的巨大作用,國外影片開始把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中國,從取材自中國民間故事的《花木蘭》到《功夫熊貓》,再到《2012》、《阿凡達》、《鋼鐵俠3》、《生化危機5》,越來越多的大片或多或少都添加了中國元素。過去四年,含有中國元素(講述中國故事、取景于中國、有中國演員參演、有中國廣告商植入廣告)的好萊塢電影多達10幾部。與此同時,影片中反映的西方解讀“中國模式”和觀察中國視角的變化也顯而易見。
[原因]
對于中國元素頻頻登上國際電影的舞臺,我們應該理性的去看待。
一方面,中國越來越受到世界電影中心的關注,說明我們有了相當的實力和影響力。從這點上說,是值得肯定的,要給自己充足的信心。金融危機使西方發(fā)達國家開始重視中國經濟發(fā)展對世界的拉動作用,并且開始用平等視角看中國,表現(xiàn)在電影作品中的已不再是“凝視”(俯視)的他者,抑或東方情調的“奇觀”。一種正面的中國形象開始進入西方主流社會的視野,東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互動初現(xiàn)端倪。特別是這是好萊塢的產品,而只有市場中被消費的文化才能被真正接受,這對傳播中國形象是有意義的。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對片中的“中國元素”要以平常心待之,主流媒體更需冷靜,沒必要“自鳴得意”。要看到,這些“中國元素”多為娛樂元素、商業(yè)元素,甚至商業(yè)因素的考慮更多一些。而且,這些元素的植入太僵硬,場景切換不自然以及中國企業(yè)廣告生硬地套入。好萊塢對中國元素的運用還處于一個簡單迎合的階段。
[措施]
中國元素走出國門,頻頻亮相國際大制作,有利于國際友人們了解中國。但是目前這種簡單的基于迎合觀眾的植入還遠遠達不到文化輸出的效果。要想達到這一點,我們要做的還有很多。
一,我國的文化產品要有清晰的價值訴求和飽滿的內涵,應關心中國形象的建構,關心中國文化的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這樣才有可能成為與經濟大國地位相匹配的文化大國。
二,中國元素在進入國外電影時,不應滿足簡單的加入,更應追求融入。
三,目前在內容鮮明性和價值導向性上,國產片較好萊塢電影制作有很大差距,雖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積累,但很多國產片卻講不好一個有趣的故事。我們的國產片應該積極努力提高作品的質量,甚至于可以融入國際元素,將優(yōu)秀的中國元素推向國際。
公務員行測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