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快出臺專門法律保護個人信息,加大對這類違法犯罪行為懲處的同時,當務之急更要破解維權難的現實問題,推動個人信息保護進入集體訴訟和公益訴訟。
我國已發(fā)行超過4億張信用卡,每年通過信用卡交易的資金總額超過13萬億元。近日,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fā)現,銀行信用卡客戶數據泄露現象頗為嚴重,一條條包括姓名、電話、地址、工作單位、開戶行等完整隱私的信用卡開戶數據,在網絡上被公開販賣。
據披露,在微信及一些電子商務平臺,“電話銷售交流圈”“銷售行業(yè)資料群”等違法銷售個人信息的行為也大量存在。有微信群賣家曾公然表示,5毛錢就能買到新辦銀行卡的個人信息。泄露他人信息,可以獲得暴利又無安全之虞,這更讓違法者肆無忌憚。
在多數人看來,關涉“錢袋子”的信用卡象征著安全、私密,用戶隱私信息也會受到嚴密的保護。然而,在銀行“內鬼”倒賣、合作公司信息“共享”面前,行業(yè)自律的種種規(guī)定成了一紙空文。去年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坦言,目前我國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缺乏有力的監(jiān)管,泄露情況令人擔憂。
個人信息保護難,難在取證難、維權難。前不久,國內某知名網站開展了一次調查,有七成受訪者在個人信息遭泄露后,選擇了忍耐和沉默。只有三成人會以要求相關網站刪除自己的信息、查詢誰是泄露者或者舉報等方式,作“象征性”的抵抗。從訴訟的角度看,一般人很難知道自己的信息是在什么時間、地點、以什么方式、被誰泄露的,想要起訴他人泄露自己個人信息的成本非常高。即便少數人進入訴訟維權,最終也會因程序的煩瑣、時間的耗費、投入與回報的嚴重不對稱而不了了之。
發(fā)達國家對個人信息的監(jiān)管保護,一般是在健全完善的法律基礎上進行的。目前,我國關于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相對滯后,盡管《商業(yè)銀行法》《電子銀行業(yè)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中,有銀行要為客戶保密的規(guī)定;盡管《刑法》將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入罪,《民法通則》中有關于個人隱私的條款,但這些規(guī)定法條零散而抽象,缺乏可操作性,個人在發(fā)生信息泄露時,經常面臨“事前無知情權、事中無選擇權、事后無救濟權”的狀況,處于弱勢地位。在公眾對信息遭泄無力“自救”的背景下,加強對此類行為的打擊力度,已成為公眾的期望。
在加快出臺專門法律保護個人信息,加大對這類違法犯罪行為懲處的同時,當務之急更要破解維權難的現實問題,推動個人信息保護進入集體訴訟和公益訴訟。集體訴訟和公益訴訟的威力在于,只要一個公益組織或一位公民發(fā)起訴訟,其他所有相同利益受損者就會一呼百應,最終導致的賠償數量會非常驚人。不僅如此,采取這種“抱團維權”的訴訟方式,把專業(yè)的問題交給專業(yè)的人,不僅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公眾維權成本,而且可以最大程度擴大案件的社會影響,對泄露個人信息行為起到有力的震懾。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