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2021中考 > 中考資訊 > 中考動態(tài) > 正文

2022年中考迎來最難一年 一類學生將無緣高中

來源:考試吧 2021-11-5 10:19:37 要考試,上考試吧! 萬題庫
2022年中考迎來最難一年 一類學生將無緣高中,更多2022中考報名時間、2022中考時間、2022中考政策等信息,請及時訪問考試吧中考網或微信搜索“考試吧初高中”獲取。

  古代書生們頭懸梁錐刺股,為的是金榜題名,回家光宗耀祖,現代學生參加中高考更多是為了自己未來能找個體面的工作。

  雙減政策幫助學生們減輕作業(yè)負擔,減輕補課負擔,雖然減輕了負擔,但中考的負擔卻沒有減輕,學生們反而要更加努力才可以脫穎而出。

  2022年中考迎來最難一年,這3個變化將要實施

  首先,在以前很多城市會有直升高中的情況,同學不用參加中考就可以保送上高中,導致一些學校有掐尖的情況,但現在會進行兩考會一的制度,所有學生的成績都由中考成績決定。

  考試內容從原來的8門變成了10門,大大加大了考試范圍。新的制度可以免去同學們參加招生考試的壓力,同學們只要專心準備中考即可。

  其次,加大中考分流制度,在以前中考會根據學校的人數比例來選上高中的情況,經常會出現兩個人分數差很多,但是低分的同學考上了高中。

  現在很多地區(qū)已經實行分流政策,一部分學生考上高中而另一部分同學只能到職業(yè)高中,而且比例達到1:1,可見有很多一部分同學要無緣高中了,家長們也是十分焦慮。

  最后,藝術類科目也將加重在中考的分量,音體美也要納入中考成績,這讓很多家長開始顧慮,又要增加三門學科孩子是否吃得消。

  但是家長不要過分糾結,藝術類不會特別難,孩子只要平時在學校跟上老師,完全可以在中考拿到高分。

  國家的改革是在不斷優(yōu)化,順應社會的舉措,尤其是分流政策,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都找不到工作,但是技術崗很缺人才,對于成績一般的同學來說,有一身技術也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保障,家長和孩子應該正確看待。

  2022年中考迎來最難一年,中考改革會帶來哪些影響

  我國一直是教育強國,尤其是數學的水平遠遠超過其他國家,但隨著社會發(fā)展,教育業(yè)要順應社會,所以改革是大勢所趨家長不要過分緊張,中考改革到底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第一,原來我們中考只考文化課,體育的比重很少,但是現在音體美加入到中考成績中,導致很多學生的思想沒有轉變過來。

  處于改革浪潮的漩渦中,所以很多學生和家長在思想上就沒有適應改革后的模式,導致最后孩子成績不理想。

  第二:原來初中生每天都穿梭在各種補課班中,學校老師也會經常督促學習,孩子的惰性很強,自學能力弱,現在教育改革,有些適應能力不強的同學成績會下降。

  第三:現在音體美考試比重增加,同學們有更多的時間運動和培養(yǎng)自己的愛好,勞逸結合可以增加學生們的體魄。

  學生要有發(fā)展的眼光看待音體美,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在初中培養(yǎng)孩子藝術方面的特長,孩子可以多一條發(fā)展的路,就算無緣大學,學生也能有新的就會。

  2022年中考迎來最難一年,學生應該調整好心態(tài)

  在改革中的孩子們應該找到屬于自己的方法,調整好心態(tài),因為制度我們無法改變,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學生要擺正心態(tài),改革是全國性的,不是只有一個人,所以我們應該比別人適應得更快,不要經常抱怨,越抱怨思想上就會退步,最后影響的是我們自己。

  其次,孩子應該知道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很多孩子都是為了考試而考試,經常讀死書,覺得只要多學習專業(yè)知識就可以。

  我們在學習的路上學習到的知識,可能現在用不上,但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走過的路讀過的書都會刻在我們的氣質里面,所以不要覺得學習藝術沒有用,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可以助我們一臂之力。

  最后,學生覺得學習科目多,浪費時間,但實際上我們每個人都有擅長的方面,有些學生擅長藝術,但不一定擅長文化課,學生只要根據自己的特長踏實學習。

  總之,不管中考的政策如何改變,但是學歷的時代已經到來,我們只有提高自身,以不變應萬變,才有足夠能力應對。

 

掃描/長按二維碼關注 助中考一臂之力!
獲取2022中考報名時間
獲取2022中考時間
獲取歷年中考真題答案
獲取2套仿真內部資料

微信搜索"考試吧初高中" 關注獲得中考資訊

  相關推薦

  各地2022中考報名時間2022中考時間安排關注微信先報名

  2022中考報考指南中考報名方法中考報名條件

  2022中考大綱及解讀2022中考政策歷年真題及答案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國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慶
河北 山西 遼寧 吉林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陜西 甘肅 寧夏 青海 新疆
黑龍江 內蒙古 更多
中考欄目導航
版權聲明:如果中考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中考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免費復習資料
最新中考資訊
文章責編: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