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消化系統(tǒng)模擬試題匯總
試題
11、淺表性胃炎的病理,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粘膜充血,水腫或伴有滲出液
B、少數(shù)有糜爛及出血
C、胃腺體部分消失
D、粘膜有淋巴細胞,炎細胞浸潤
E、某些呈疣狀胃炎的表現(xiàn)
12、淺表性胃竇炎胃鏡下可見錯誤的是
A、病變多呈彌漫性
B、粘膜呈紅白相間或花斑狀
C、粘液分泌增多
D、表面常覆蓋白色滲出液
E、粘膜皺襞變平或變細
13、慢性胃炎的特異癥狀是
A、進食后中上腹疼痛
B、饑餓時上腹痛
C、嘔吐苦水
D、反復上消化道出血
E、以上都不是
14、慢性胃體炎的主要表現(xiàn)為
A、血清抗壁細胞抗體陽性
B、血清內(nèi)因子抗體陰性
C、胃液酸度正常
D、血清促胃液素含量低下
E、約10%發(fā)生癌變
15、慢性胃炎常見的癥狀和體征是
A、上腹飽脹不適,食后加重
B、長期上腹痛,進食后緩解
C、上腹不適,反酸,腹瀉
D、上腹部疼痛,向肩背部放散
E、貧血,消瘦,上腹部可見胃型
16、不宜用于慢性胃炎治療的藥物是
A、消膽胺
B、解痙藥
C、制酸藥
D、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
E、抗生素
17、慢性胃炎,有膽汁反流。治療上最好用
A、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
B、生胃酮
C、甲氰咪胍
D、硫糖鋁
E、口服鏈霉素
18、慢性胃炎活動期判定根據(jù)是
A、胃粘膜有糜爛
B、胃粘膜出血
C、胃粘膜中性粒細胞增多
D、胃粘膜主要呈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
E、胃粘膜有過形成
19、慢性胃竇炎發(fā)病的病因最重要的是
A、急性應激性疾病
B、沙門菌感染
C、幽門螺桿菌感染
D、自身免疫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糜爛出血性胃炎的常見病因不包括
A、非甾體抗炎藥
B、腦外傷
C、乙醇
D、幽門螺桿菌感染
E、嚴重燒傷
參考答案
1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C是萎縮性胃炎
12、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題選E。
下述為新版病理學教材中的描述(四版或5版教材中的描述與此不同)
淺表性胃炎胃鏡下:胃粘膜充血和水腫,有時可見糜爛和出血。
萎縮性胃炎胃鏡下:胃粘膜變薄,呈灰黃或灰白。粘膜皺襞減少變細,甚至消失,粘膜光滑。粘膜下血管分枝清晰可見,有時可見出血和糜爛。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慢性胃炎本病在臨床上缺乏特異性癥狀,不少患者無明顯癥狀出現(xiàn)。故選擇E
臨床表現(xiàn)上,慢性胃炎缺乏特異癥狀,癥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數(shù)慢性胃炎病人常無癥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癥狀如上腹隱痛、食欲減退、餐后飽脹、泛脹、泛酸等。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慢性萎縮性胃炎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并可有出血。
14、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選A
慢性胃體胃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細胞的胃體粘膜萎縮為主,血液中有抗壁細胞抗體,伴惡性貧血的可查到內(nèi)因子抗體,自身抗體攻擊壁細胞,使壁細胞總數(shù)減少,導致胃酸分泌減少或喪失,血清胃泌素顯著升高,對發(fā)生癌變的幾率相關流行病學并未闡述。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科教材有如下描述:
約70%—80%的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有癥狀者主要表現(xiàn)為非特異性的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適、飽脹、鈍痛、燒灼痛,這些癥狀一般無明顯節(jié)律性,進食可加重或減輕。此外也可有食欲不振、噯氣、反酸、惡心等癥狀。這些癥狀的有無和嚴重程度與慢性胃炎的內(nèi)鏡所見和組織病理學分級無明顯相關性。胃粘膜有糜爛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長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鐵性貧血。惡性貧血者常有疲軟、舌炎和輕微黃疸,一般消化道癥狀較少。體征多不明顯,有時可有上腹輕壓痛。
此題選A
1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選D
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類:如強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這類藥物有促進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高酸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使用腎上腺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后,會誘發(fā)加重病情,嚴重者可出現(xiàn)胃出血和穿孔。所以,本題選D
1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選D。
硫糖鋁:能與胃黏膜的黏蛋白絡合形成保護膜,以保護胃黏膜免受膽汁損傷
1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C
慢性胃炎炎癥靜息時浸潤的炎性細胞主要是淋巴細胞和漿細胞;顒訒r見中性粒細胞增多
1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選C。記憶題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發(fā)現(xiàn)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竇粘液層接近上皮細胞表面有大量幽門螺旋桿菌(campylobacter pylori)存在,其陽性率高達50-80%,有報道此菌并不見于正常胃粘膜。凡該菌定居之處均見胃粘膜炎細胞浸潤,且炎癥程度與細菌數(shù)量成正相關。電鏡也見與細菌相連的上皮細胞表面微突數(shù)減少或變鈍。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桿菌抗體。用抗生素治療后,癥狀和組織學變化可改善甚或消失,因此認為,此菌可能參與慢性胃炎之發(fā)病。
20、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該題選D。
腦外傷時,機體在嚴重外傷的情況下會產(chǎn)生應激性潰瘍、糜爛性胃炎。
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常見病因包括:
1、外源性因素 某些藥物如非甾體類消炎藥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腎上腺皮質(zhì)類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損傷胃的粘膜屏障,導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氫離子回滲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爛、出血。腎上腺皮質(zhì)類固醇可使鹽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減少、胃粘膜上皮細胞的更新速度減慢而導致本病。
2、內(nèi)源性因素 包括嚴重感染、嚴重創(chuàng)傷、顱內(nèi)高壓、嚴重灼傷、大手術、休克、過度緊張勞累等。在應激狀態(tài)下,可興奮交感神經(jīng)及迷走神經(jīng),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痙攣收縮,血流量減少,后者則使粘膜下動靜脈短路開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導致胃粘膜上皮損害,發(fā)生糜爛和出血。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萬題庫: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真題每日一練匯總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