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心肌生物電現象和電生理特性
1、2期平臺期:心室肌細胞的主要特征,是心室肌動作電位復極較長的原因,決定心室肌細胞有效不應期長短。
2、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分期及發(fā)生機制:0期去極Na內流,1、2、3期K外流,
2期多個Ca內流,4期鈉泵來決定。
3、自律細胞形成機制:快Na慢Ca。浦肯野纖維(“野馬”)的4期去極化主要是Na內流;竇房結細胞4期去極化由Ca內流形成。
4、心肌跨膜電位類型和特點:
(1)快反應電位:包括心房肌、心室肌、心房傳導組織、浦肯野纖維,主要Na內流;
特點:靜息電位大,去極幅度大,速度快,興奮擴布傳導快。
(2)慢反應電位:包括竇房結、房室結,主要Ca和Na內流;
特點:靜息電位小,去極幅度小,速度慢,興奮擴布傳導慢。
5、心肌生理特性:自律性、興奮性、傳導性、收縮性。
6、有效不應期:包括絕對不應期和局部反應期,相當于心肌收縮活動的整個收縮期和舒張早期;意義:保證心肌不發(fā)生完全強直收縮從而保證了心臟的收縮和舒張交替進行。
7、自律細胞包括:竇房結>房室交界>希氏束>浦肯野(自律性由高到低)
8、心肌傳導性:浦肯野纖維---最快(4m/s),房室交界--最慢(0.02m/s);房-室延擱是心內興奮傳導的重要特點,使心臟不發(fā)生房室收縮重疊現象,保證了心室血液的充盈及泵血功能的完成。
執(zhí)業(yè)醫(yī)師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索"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17年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內科學》內容提要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