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DNA是反平行、右手螺旋雙鏈結構,直徑2.37nm,螺距3.54nm,每一螺旋有10.5個堿基對,每個堿基對相對旋轉(zhuǎn)角度36°,垂直距離0.34nm。腺嘌呤A=胸腺嘧啶T,鳥嘌呤G≡胞嘧啶C。
12.DNA變性:堿基間氫鍵斷裂。溶液黏度↓,增色效應(260nm處吸光度增加)。
Tm(融鏈溫度):雙鏈解開50%時的溫度,與GC含量正比。
13.mRNA:蛋白質(zhì)合成的模板,二級:線形單鏈結構,5'-末端有m7GpppN帽結構,3'-末端有多聚A尾結構。hnRNA(內(nèi)含子+外顯子)→mRNA(外顯子)。鏈的局部可形成雙鏈結構。
tRNA:運載氨基酸的載體,分子量最小,含稀有堿基最多。二級:三葉草樣,5'→3':DHU環(huán)+反密碼子環(huán)+TψC環(huán)+相同CCA結構。三級:倒L形。
rRNA:核糖體組成成分,二級:花狀,含3'-CCA-OH。原核生物30S小亞基→16S rRNA,50S大亞基→23S、5S rRNA;真核生物40S小亞基→18S rRNA,60S大亞基→28S、5.8S、5S rRNA。
14.酶:蛋白質(zhì)。核酶:RNA。
多功能酶:由于基因融合,形成一條多肽鏈組成卻具有多種不同催化功能的酶。
同工酶:催化相同化學反應,但分子結構、理化性質(zhì)、免疫學性質(zhì)均不同。
變構酶:與一些效應劑可逆性結合,通過改變酶的構象而影響酶活性。
15.結合酶(全酶):酶蛋白+輔助因子。
酶蛋白:只能結合一種輔助因子,決定特異性,對熱不穩(wěn)定,可用透析或超濾方法除去。
輔助因子:可與不同酶蛋白結合,決定反應種類和性質(zhì)。金屬離子最常見。輔酶:運載體作用,與酶蛋白結合才有酶活性。輔基:金屬離子+小分子有機物,不能離開酶蛋白獨立存在。差別:透析可使輔酶與酶蛋白分離,輔基不能。
細胞色素不是含B族維生素的輔酶。
TPP含VitB1,F(xiàn)AD含VitB2,NAD+含VitPP,CoA含泛酸。
16.所有酶均有活性中心。含結合基團+催化基團。
酶活性中心基團參與質(zhì)子的轉(zhuǎn)移:一般酸-堿催化作用。
乳酸脫氫酶的同工酶有5種(LDH1~LDH5)。
心肌:LDH1、CK2。骨骼肌:LDH3、CK3。肝臟:LDH5。腦:CK1。
17.酶促反應:極高效率,高度特異性,可調(diào)節(jié)性。機制:降低反應活化能。
影響因素:酶濃度、底物濃度、pH、溫度、抑制劑、激活劑。
特征性常數(shù)Km,與酶結構、底物、溫度、pH、離子強度有關,與酶濃度無關。
最適溫度、最適pH不是特征性常數(shù)。
米氏方程:V=Vmax[s]/(Km+[s])。
Km=達到1/2Vmax的底物濃度值。Km越小,親和力越大。
競爭性抑制劑與酶分子非共價結合。
無抑制劑 競爭性抑制 非競爭性抑制 反競爭性抑制
Km ↑ 不變 ↓
Vmax 不變 ↓ ↓
18.變構酶反應動力學不符合米氏方程。含催化中心和調(diào)節(jié)中心。
變構調(diào)節(jié)可引起酶的構象變化,而非構型變化。
共價修飾:酶蛋白肽鏈上一些基團與化學集團可逆共價結合從而改變酶的活性。磷酸化修飾最常見。
快速調(diào)節(jié):變構調(diào)節(jié),化學修飾。
緩慢調(diào)節(jié):酶的誘導和阻遏。
19.糖的無氧酵解:產(chǎn)生2ATP(糖原開始為3ATP),胞液。生理意義:迅速供能,對肌收縮更重要;紅細胞唯一供能方式;神經(jīng)細胞、白細胞、骨髓細胞不缺氧也可發(fā)生。關鍵酶:己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1(最重要),丙酮酸激酶。
20.三羧酸循環(huán)(檸檬酸循環(huán)、Krebs循環(huán)):胞液+線粒體。關鍵酶:檸檬酸合酶,異檸檬酸脫氫酶,α-酮戊二酸脫氫酶復合體(TPP、硫辛酸、FAD、NAD+、CoA)。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琥珀酰CoA→琥珀酸),2次脫羧(產(chǎn)生2分子CO2),4次脫氫(3次由NAD+接受產(chǎn)生3×2.5ATP,1次由FAD接受產(chǎn)生1.5ATP)。乙酰CoA→10ATP;丙酮酸→12.5ATP;葡萄糖→30/32ATP。[/s][/s]
關注"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nèi)部資料信息!
執(zhí)業(yè)醫(y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關注考試吧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微信 讓你輕松通過考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nèi)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