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抗原(Ag)是指能夠被T細胞或者B細胞通過其抗原識別受體(即TCR和BCR)所特異識別的生物大分子。BCR能夠與抗原成分直接結合,而TCR則識別由MHC分子提呈的抗原分子的片段(抗原肽)。
【考點2】交叉抗原指含有相同或相似表位的兩個不同來源的抗原。由交叉抗原激發(fā)的免疫反應稱為交叉反應,微生物抗原引起的與自身抗原交叉反應可引發(fā)自身免疫病。
【考點3】超抗原(SAg)是能非特異激活多克隆T細胞并能刺激其分泌大量細胞因子的抗原。
【考點4】佐劑是預先或與抗原同時注入體內,可增強機體對該抗原的免疫應答或改變對該抗原免疫應答類型的物質。佐劑可以延長抗原的潴留時間,亦可激活固有免疫反應,引起免疫細胞釋放炎性細胞因子,促進抗原提呈。
【考點5】中樞免疫器官是免疫細胞發(fā)生、發(fā)育、分化和成熟的場所。骨髓和胸腺是人類的中樞免疫器官。
【考點6】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結、脾臟和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是成熟T細胞和B細胞定居的場所,也是其對外來抗原進行應答的主要組織部位。免疫器官以及外周組織的各種免疫細胞由淋巴管及血液循環(huán)系統連接成為集成功能網絡。
【考點7】口腔淋巴組織分為口外淋巴結和口內淋巴組織?趦攘馨徒M織包括扁桃體、唾液腺淋巴樣組織、牙齦淋巴樣組織、黏膜下淋巴組織和散在淋巴樣細胞。
【考點8】韋氏環(huán)又稱咽淋巴環(huán),包括內環(huán)與外環(huán)。前者由鼻咽部腺樣體、腭扁桃體、舌根扁桃體和咽后壁淋巴濾泡構成,后者由咽后淋巴結、下頜角淋巴結及頜下淋巴結構成。
【考點9】根據成熟T細胞在免疫應答過程中的分化階段,分為初始T細胞、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初始T細胞未接受過抗原剌激,存活期短。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并分化為效應T細胞和記憶T細胞。記憶T細胞存活達數年,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可迅速活化為新的抗原特異性效應T細胞。
【考點10】自然殺傷(NK)細胞是一類不需致敏即可殺傷病毒感染細胞和腫瘤細胞的固有免疫細胞。NK不表達抗原識別受體,表達IgG Fc受體(FcγRⅢ,CD16)和CD56分子。除此之外,人NK細胞表達多種活化性受體和抑制性NK細胞受體(NKCR)。
【考點11】抗原提呈細胞(APC)指能夠攝取、加工處理抗原,并將抗原信息以和MHC分子結合形式提呈給T細胞的一類細胞。主要包括樹突細胞、單核-巨噬細胞以及活化的B細胞。
【考點12】中性粒細胞也稱多型核中性粒細胞(PMN),占外周血白細胞總數的50%~70%。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正常值范圍是(2.5~7.5)×109/L,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大量增加提示急性感染。
【考點13】IgG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血清半衰期約23天,以單體形式存在。IgG是唯一能夠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的Ig,對防止新生兒感染具有重要意義。IgGl-3能通過經典途徑活化補體,能調理吞噬,介導ADCC。
【考點14】IgM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5%~10%,多為五聚體,是分子量最大的Ig。IgM有較強的激活補體、調理吞噬和ADCC作用。IgM是發(fā)育過程中最早產生的Ig,是初次體液免疫應答中出現最早的抗體。B細胞表面的膜結合型單體IgM(mlgM)是BCR的主要組成成分。
【考點15】IgA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10%~15%。是外分泌液中主要的抗體。IgA有血清型和分泌型兩類。血清型IgA主要存在于血清中,為單體;分泌型IgA(sIgA)為二聚體,由J鏈連接,結合有分泌片,主要存在于胃腸道和支氣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淚液中,發(fā)揮局部抗感染作用。嬰兒可從母親初乳中獲得slgA,出生后個月開始合成IgA。
【考點16】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lg,可通過Fc段與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上的高親和力Fc受體結合而使其致敏。這些致敏的細胞在接觸相應變應原后可釋放介質而引發(fā)I型超敏反應。
【考點17】IgD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總量的0.2%,半衰期僅為3天。B細胞表面的膜結合型單體IgD(mlgEI)為B細胞分化發(fā)育成熟的標志之一,也是BCR的組成成分。
【考點18】補體(C)是存在于血液和其他體液中的一組不耐熱的蛋白質,體液中的補體固有成分以及存在于體液或細胞表面的補體調節(jié)(抑制)蛋白共同構成補體系統,是人體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補體系統被激后發(fā)生級聯反應,產生具有細胞殺傷作用的膜攻擊復合物(MAC)和活性補體片段,借此發(fā)揮溶菌、裂解細胞、調理吞噬、參與炎癥和清除免疫復合物等功能。
【考點19】適應性免疫應答是機體在接受免疫原刺激后由T細胞和B細胞(及其所分泌抗體)主導的高度特異且具有長效記憶的免疫應答,分為識別、活化和效應三個階段。
【考點20】黏膜免疫是指機體黏膜組織對病原體的防御作用,由黏膜免疫系統承擔,是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考點21】免疫耐受是指抗原特異性的免疫無應答狀態(tài)。免疫耐受不同于免疫抑制,后者是一種抗原非特異的免疫不應答或低應答狀態(tài)。能誘導免疫耐受的抗原稱為耐受原。
【考點22】口腔黏膜免疫系統產生特異性slgA,唾液中sIgA的含量與齲患率呈負相關,其所識別的致齲菌抗原包括葡萄糖基轉移酶(介導細菌間的粘集和黏附于牙面,對致齲生物膜的形成至關重要)及葡萄糖結合蛋白(作為細菌的葡萄糖受體介導細菌在牙面的累積)等。
【考點23】與AIDS相關的口腔疾病:①真菌感染常見的有口腔白念珠菌感染、口角炎、口腔組織胞漿菌感染;②細菌感染主要有梭螺菌感染引起的壞死性齦炎、慢性牙周炎、由鳥型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細胞內感染;③病毒感染主要有口腔毛狀白斑、皰疹性口炎、帶狀皰疹病毒性疣等。
【考點24】I型超敏反應由IgE致敏的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介導,以速發(fā)為主要特點。又稱速發(fā)型超敏反應,可發(fā)生于變應原觸發(fā)后幾分鐘,主要由IgE介導。
【考點25】臨床常見的I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包括:藥物過敏性休克、呼吸道過敏反應、消化道過敏反應和皮膚過敏反應。
【考點26】臨床常見的Ⅱ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包括:輸血反應、新生兒溶血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藥物過敏性血細胞減少癥、肺出血-腎炎綜合征和Graves病。
【考點27】臨床常見的Ⅲ型超敏反應性疾病包括:鏈球菌感染誘發(fā)的腎小球腎炎、血清病、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和類風濕關節(jié)炎(RA)和Arthus反應等。
【考點28】臨床常見的IV型超敏反應疾病包括:感染性DTH、接觸性皮炎以及遲發(fā)超敏反應。
【考點29】藥物過敏性口炎是藥物通過口服、注射或局部涂搽、含漱等不同途徑進入體內,使過敏體質者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而引起的口腔黏膜及皮膚的超敏反應性疾病,多屬I型超敏反應。
【考點30】過敏性接觸性口炎患者在局部長期或者反復接觸藥物或填充材料后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多為Ⅳ型超敏反應。常見變應原包括抗生素軟膏、磺碘及填充材料(銀汞合金、義齒修復材料)等。
【考點31】胚胎抗原是胚胎發(fā)育階段由某些胚胎細胞表達、正常細胞不表達的抗原。而細胞惡性轉化并發(fā)展為腫瘤細胞后可高水平表達某些胚胎抗原,如肝癌細胞產生的甲胎蛋白(AFP)、結腸癌細胞表達的癌胚抗原(CEA)。另有一類在出生后只表達于睪丸或卵巢等生殖母細胞的抗原也在多種腫瘤表達,如腫瘤睪丸抗原(CTA)。
【考點32】人工主動免疫是通過疫苗接種誘導宿主特異性免疫的方法。疫苗抗原可以刺激個體,成功接種疫苗的個體產生記憶T細胞、B細胞以及抗原特異性保護抗體。當再次接觸相應病原體時,可以發(fā)動快速、強效的免疫應答,遏制病原體在體內的繁衍。
萬題庫下載丨微信搜"萬題庫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
相關推薦:
2022口腔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模擬試題※復習資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