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天眼:指羚羊角無骨塞部分中心有一條扁三角形小孔,直通尖頂,俗稱“通天眼”或“通天眼”。頂尖并可見“血斑”。為鑒別羚羊角主要特征。
2.水波紋:指羚羊角表面輪生環(huán)節(jié),順凹凸處順序環(huán)生,光滑自然,直達近尖部,習稱“水波紋”。
3.骨塞:指羚羊角基部骨塞角肉鑲嵌緊密,生長自然,似桃形者的“骨塞”。
4.獨挺:指未分岔的獨角鹿茸,多為二年幼鹿的初生茸,故稱“獨挺”,又名“一棵蔥”。
5.大挺:指各種鹿茸較粗長的主干:
6.門樁:指鹿茸第一個分支。
7.二杠茸:指梅花鹿茸具一個側(cè)支者,習稱“二杠”,具兩個側(cè)支者習稱“三杈”。
8.掛角:指二杠再稍長,大挺超過門樁二寸左右,名“掛角”。
9.單門、蓮花、三叉:指馬鹿茸具一個側(cè)枝者,習稱“單門”,兩個稱“蓮花”,三個稱“三岔”、四個稱“四岔”,余類推。
10.二茬茸:指割取二杠茸后,當年再生的茸。故稱“二茬茸”。
11.擰嘴:指鹿茸大挺的頂端,初分岔時,頂端嘴頭扭曲不正者。習稱“擰嘴”。
12.抽溝:指鹿茸大挺不飽滿,抽縮成溝形者。習稱“抽溝”。
13.珍珠盤:指鹿角基部形成一圈突起的疙瘩。習稱“珍珠盤”。
14.烏皮:指梅花鹿茸加工不當,出現(xiàn)部分表皮變成烏黑色,稱之“烏皮”。
15.棱紋、棱筋、骨豆:指鹿茸逐漸變老硬的過程,多在鹿茸的下部開始出現(xiàn)棱紋、棱筋、骨豆等老化現(xiàn)象。故稱“棱紋”、“棱筋”、“骨豆”。
16.骨化圈:指鹿茸鋸口的周圍、靠皮層處有骨質(zhì)化的一圈:稱之“骨化圈”。
17.老毛杠:指三、四岔以上的馬鹿茸,快成鹿角者,但未脫去茸皮。習稱“老毛杠”。
18.冒槽:指鑒別單個麝香用特制槽針插入麝香囊內(nèi),沿四周探測有無異物抵觸.抽出槽針時可見香仁先平槽然后冒出槽面,習稱“冒槽”。
19.當門子:指麝香黑色顆粒狀者,習稱“當門子”。
20.銀皮:指麝香囊內(nèi)層灰白色很薄的皮膜,習稱“銀皮”。
21.金珀膽:指熊膽膽仁呈塊狀、顆粒狀、稠膏狀,黃色似琥珀者,習稱“金珀膽”或“金膽”。
22.菜花膽:指熊膽黃綠色的稱“菜花膽”。
23.墨膽:指熊膽黑色或墨色的稱“墨膽”。
24.油膽:指熊膽稠膏狀的稱“油膽”。
25.烏金衣:指牛黃外表橙紅色或棕黃色,個別表面掛有黑色光亮薄膜,習稱“烏金衣”。
26.掛甲:指鑒別牛黃時,取牛黃少許,沾水涂于指甲上,能將指染成黃色,不易擦掉,習稱“掛甲或“透甲”。
27.人工牛黃:指粉末狀人工合成牛黃。
28.同心層紋:指動物結(jié)石類藥材,橫斷面可見環(huán)狀同心層紋。是結(jié)石逐步形成的,習稱“同心層”如牛黃、珍珠、猴棗、馬寶、狗寶等。
29.珠光:指珍珠彩色光暈,故稱“珠光”。
30.馬頭、蛇尾、瓦楞身:指海馬的頭像“馬頭”、身呈“瓦楞狀”,尾似“蛇尾”,故概括為馬頭、蛇尾、瓦楞身”。
31.龍頭虎口:指蘄蛇頭扁平三角形,吻端向上,口較寬大,習稱“龍頭虎口”。
32.方勝紋:指蘄蛇背部密被菱形鱗片,具有縱向排列的24個方形灰白花紋,習稱“方勝紋”。
33.念珠斑:指蘄蛇腹部白色大鱗片,雜有多數(shù)黑斑,習稱“念珠斑”。
34.佛指甲:指蘄蛇尾端一個長三角形側(cè)扁的鱗片,習稱“佛指甲”。
35.屋脊背:指烏梢蛇背脊高聳成屋脊狀,習稱“屋脊”或“劍脊”背。
36.蟲癭:指五倍子蚜蟲寄生于鹽膚木等樹上葉軸或葉柄上形成的囊狀“蟲癭”;沒食子蜂寄生于沒食子樹幼枝上所生的“蟲癭”。
37.白頸:指廣地龍第14~16環(huán)節(jié)的生殖帶,呈黃白色,習稱“白頸”蚯蚓。
38.粘舌:指一些藥材具有吸濕性,以舌舔之,可吸舌,故稱“粘舌”。如龍骨、龍齒、天竺黃等。
39.釘頭:指釘頭赭石,外表具多數(shù)乳狀突起,俗稱“釘頭赭石”。
40.鏡面砂:指選用優(yōu)質(zhì)朱砂用刀剔成薄片,以色艷紅透者稱“紅鏡”,色烏紅者稱“青鏡”統(tǒng)稱“鏡面砂”。
41.豆瓣砂:指顆粒狀朱砂,色紅艷、光亮,形似豆瓣,故稱“豆瓣砂”。
42.朱寶砂:指朱砂顆粒小者,稱“朱寶砂”,更小者為“米砂”。
相關(guān)推薦:
2020執(zhí)業(yè)藥師考試報名及入口 ※ 報名提醒 ※ 報考指南